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育

初学绘画者的“第一口奶”

  《芥子园画传》初以水印木刻刊行。后三百多年中,经其他出版商反复地翻刻重印,版本很多,有的改名为《芥子园画谱》。此书发行量很大,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画界几乎无人不晓。它对于很多人家年少的子弟,有重要的影响。清代并没有专门的美术学校,《芥子园画传》的大量发行,是给初学绘画者送去的“第一口奶”。实际上它成了初学者的绘画教本,为培养中国画后学起了不小的作用。只是三百多年的历史如云雾茫茫,我们一下子还查找不到很多实际的证据可以证明此事。有证据证明《芥子园画传》影响力的是近一百年中成长起来的几位大画家,如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潘天寿、陆俨少等。他们说,年轻学画时得到《芥子园画传》的启蒙。有的甚至说,得到这本画传,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临摹。这本画传是他们的“学画金针”。

  为什么在现代社会,教材非常丰富的情况下,我要选择《芥子园画传》?因为我想,面对中国画的初学者,我们给他的“第一口奶”,一定要纯正,保证中国传统优秀品质。当时查找了多种近几十年间出版的新画本,如怎样画树、怎样画山石之类,感觉这些现代画家编绘的教材,还不如《芥子园画传》笔墨功夫过硬。我们的学生吃“第一口奶”,还是以《芥子园画传》作临本为宜。事实上,以《芥子园画传》为初学临本,学习效果很好,学生进步很快。

  《芥子园画传》强调的是如何将学习传统、继承传统作为学画第一步。这个为初学者送去的“第一口奶”,是中国奶,不是洋奶,不是牛奶或奶粉之类。这是亲娘的奶,所谓“母乳”,所以特别重要。至于吃了“第一口奶”,走了这第一步以后,第二步怎么办?这是另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三百多年来,许多人吃了这“第一口奶”,有了第一步的基础以后,从第二步开始就勇敢地往前走去,广泛学习各种经典之作和各种文化知识,同时放开双脚行万里路,吸取各种营养,壮大自己,继续努力走出新的气象,终于得出新的结果。这就是我们说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变革,创造出绘画作品新面目。譬如前面说到的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潘天寿、陆俨少等人就是如此。这些大画家各人经历不同,性格有别,作品面目各异,对中国画变革各建其功,在绘画史上各占光辉一页。


美术报 美育 00017 初学绘画者的“第一口奶” 2018-12-29 美术报2018-12-2900015 2 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