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可以自醒和自觉
■杨大伟
好多年前一个研究生求职试讲,她针对自己的壁画创作《二十四节气》进行了阐述,我很认真地问她能否解释一下谷雨、大雪、处暑等的概念,没曾想她说自己是学艺术的,那些应该和艺术创作没太大关系。当时顿觉一头雾水,怀疑她怎么能够完成那个命题壁画……这种匪夷所思的尴尬自然让我们选择了放弃。
现在想想,很多所谓从事艺术创作的人,知识点基本都是在高考前那段时间得来的。因为读大学期间专业技能学习几乎贯穿始终,其他有关文化的科目只要能应付过去就行,这样的结果根本谈不上思想的衍生力了。目前来看,诸多中青年艺术家的成长背景大同小异,所以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也成为拉开相互距离的途径。没有思想的衍生能力自然就停留于技术层面的不断累积。但是,阅读却是成为一个真正艺术家非常重要的条件之一,因为它是一种文化的自醒和人格的自觉。
本来真正的艺术创作应该是特殊的精神生产,除了技艺才情,还要求创作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认知。如若缺乏文化认知能力乃至厚度,必然导致艺术创作思想的匮乏和僵化。读书的真正意义并非为了做学究,而在于明理。读书如果重实用、太功利就和提升精神、升华人格、开拓视野背道而驰了。因为读书是一种无形之用,是一种潜移默化,它能融进你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带任何功利的读书是至境,不存任何功利的读书之人,才能从中获取至高的享受。对于艺术家来说,技艺的训练、素材的积累固然不可忽视,而哲理的通达、观念的不断提升和意识的陶养是大事。
我们常常说道画如其人。意思是一个人的气质必然会在其作品中显现。比如谈到中国古代画家,你会想到黄荃富贵奢华、倪瓒画格冷逸、唐伯虎意态洒脱、徐渭奔放多奇等都是因气质不同所致。而气质绝不是生而带来,它应该是不断意识和觉悟的体现。若他们没文化或志趣低下,也就无所谓高逸之气了。宋代黄庭坚曾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言语无味。由此可以看到,读书可以化愚顽、启聪慧、消暴戾、致祥和。记得朱新建也说过关于当代艺术家读书的事,他觉得了解一个人,单从读什么书便知道他的思想境界在哪里。在他和有些艺术从业者交往中发现,绝大多数从事艺术创作的人藏书都没有诗人、作家、社会知识分子的那么多和宽泛。翻阅他们的书柜,难见经典的文史哲,也没有当下的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之类的。书柜更多用来放豪华的画册,或堆放自己花钱自费出版的画册。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在创作或聊天喝茶吹牛,因为在有些人看来读书并不是一件愉悦的事情,他们自然缺少与书中智者对话的热情,也自然就缺乏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陈传席也说过这样一个道理,把美术史搞明白了,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画家。黄宾虹年谱里记载他曾经找徐悲鸿介绍工作,去了暨南大学教美术史,但他画画就成了一代大家;后来成为大家的傅抱石也是在日本学美术史的;潘天寿在国立艺专教绘画史,也因为视野开阔,才建立起自己的风格。因为个人是在了解传统后才有可能发现建构自己的个性。画家的浮躁心态在画面上是能反映出来的,那种力图取悦于他人的作品常常做得刻意,情不真无以动人,所以,绘画的深层问题与艺术品格关系至为密切。
全传媒时代,各种视觉终端的层出不穷,致使阅读也变得五花八门。究竟有多少人愿意选择安静地阅读历史、人文、哲学、艺术发展史、艺术理论的的书籍我们不得而知,但据一些社会调研机构做的阅读调查可以看到,中国人一年的阅读量在全球的排名已经靠后。这些仅仅从我有所了解的艺术从业人员就能看到这一面。尤其是很多自称为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不爱读书也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西方艺术的形态与概念无疑影响了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有些追逐西方艺术观念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家,在没有搞清缘由的前提下,盲目自诩当代的艺术家也不乏其人,目的也不过是显示自身艺术创作的的当代性与国际性。可以想像,一个不读书,只看他人艺术作品图片的画家,必然缺乏真知灼见,也很难对自己的艺术世界有一种憧憬。不能否认,个别的艺术家的确近乎天才,天生就有着极好的禀赋,但若没有后天努力也无法成就自己,不过这样的艺术家也仅仅是极少数。但不等同于说这些天才没有文化。
读书,可以让人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从而建设自己灵魂的庙宇。在这庙宇里可以看到古往今来无数伟大灵魂的影子,触摸到那些真知灼见经久不变的温度。这样一个庙宇完全被自己的心灵所拥有时,真正的自我就会浮现出来。这时的人自然不易为外界所干扰所左右。
至此,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上世纪1944年傅雷写给黄宾虹的信中所讲:“画家不读书,南北通病,言之可慨。”
(作者为艺术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