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4版:书法

漫许相思向九霄

  上世纪70年代初的某一天,在父亲天天临池的书桌上,我拿起毛笔,并不知晓所谓书法,只因懵懂中喜欢了她的体态、她的温柔、她的味道、她飘然划过洁白的宣纸留下的印迹……只为她带给我的快乐和欣喜。到今天,已经四十余年。乍一回头,遥远的第一步的脚印,已然消失在我生命最初的岁月;一切,似乎都命中注定,又似乎都随心所欲。毛笔,伴随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还有而今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生活。贾平凹老师在他的一篇评论我书法的文章中说:“毛笔,似乎是她身体的一部分……”可不!

  在不断的学习中,除了书写本身带给我对这门传统艺术更深的理解,通过对与书法相关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收获了人生许多美好的善缘,我得以以较宽阔、包容的胸怀、真诚的态度、平和的心态、善良的心地,对待生活,让我的生活在柴米油盐中、在酸甜苦辣中,也充满了美的情愫。书法几乎融入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是我的一种生命状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虽然并不满足于眼下的学习、书写状态和面貌,但几十年间,一步步走过,一笔笔写来,偶然回头也看到,还是很满意这份缘,满意给自己结了这么美的一座“庐”,置身其间,舞蹈歌唱、栽花种地,不亦乐乎!

  书中岁月,字里春秋。书法是个慢活儿,也是个细活儿,更是含容博厚、泛显个人精神气象的极其抽象的人文艺术,需要天赋、需要勤勉、需要颐养,需要在与其相关、或看似无关、无用的领域多维度、终生持续的学习。作品随着学养、见识、境界、人品等全面素质的提升而可观,并逐渐有所接近更高的品级。我曾有步韵和友人诗《学书悟语》句曰:“诗心只借薛涛表,法到无为韵自生。”书法大道,含蕴阴阳之美。不能很好地传达书法的美,是因为中国文化的阙如,中国书法文化精神、艺术精神的阙如。“法到无为”,路,还是多么的遥远!

  时届己亥雨水,恰逢中元节,得句:袅袅沉香慰寂寥,一支梅萼共元宵。远闻社鼓春风近,迩看荧屏霓彩迢。笺素清除心上草,墨浓宜养砚中苗。高天此夜月明处,漫许相思向九霄(《己亥中元有寄》)。遇见书法,遇见美好,与书法的情丝,今生难了。爱了,便深爱,无关远近,也许会一直在途中探索寻找,便无问远近。澄怀味象,自然而然,写到生时是熟时,慢慢把这手里的活儿养得珠圆玉润,人书俱老,为吾一生所求。


美术报 书法 00024 漫许相思向九霄 2019-03-02 9504311 2 2019年03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