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育

如何“去考前化”

  学生进入大一之后,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可能就是考前模式化东西的影响,我们叫“去考前化”。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不管是什么,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实是从小应该养成的,而不是模式化这种东西固化学生的思维。我觉得独立思考这种习惯和能力在人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做艺术家这样一个定位。如果你没有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很可怕的事,当然还有想象力、判断力、执行力以及把知识整合并生发成文化的创造力都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广州美院的维度转换课程课非常好,所占比重也恰当,其目的就是转换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

  近些年的基础教育研讨会包括去年在天津美术学院的那一次,能感觉到全国各大美院基础教学,他们都在探索,怎么去教学生?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基础是他们实际所需要的?西安美术学院有这样一个说法,怎么给学生养分或者是第一口奶,营养是不是全面?怎样让他思维转换是特别关键的。

  我们其中有一个特色课程叫素描体验课,在课程刚开始的时候,实际上是让学生拓宽眼界,转换思维,改变理念的这样一个课程,从素描的词源、素描的概念上来重新认知,素描不是我们考前的时候画素描的概念,偏向形而下的技术训练的层面。我们在达·芬奇和文艺复兴时期众多大师的素描的草图和设计小稿里面可以看到,素描是艺术家思维活动的一个过程,实际上素描我们说他的词义包含有形而下和形而上的双层含义的合一,我们在考前大家可能比较注重具体的、技术性的造型训练。而实际上素描的概念里边包含有设计的意思。就是如何把我们的思想理念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物化成一张作品,这样前期的一个思考和设计,因为艺术作品最终是要表达思想的,你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有精神的、有灵魂的一个人,那么做艺术作品只是把你的思想物化成作品的形式,因此,做一张作品之前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让学生在这个课程上打开自己的认知状态。就是你必须是开放的、包容的,你的艺术通识基础积淀是非常关键的。

  西安美院造型艺术部的“素描体验”课让学生从造型的诸多要素分单元进行体验,比如构图,考前的学生不会体验不会发现多种构图形式,我们要求学生凭感性的直觉从各种角度去发现去体验不同形式构图,我就感觉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绘画兴趣被大大激发出来。这个课程也从“黑白灰”的方面体验,先去概括物象的客观黑白灰,然后主观地改变和应用黑白灰对画面精神传达的多样性的变化。还有从形状的角度等等,这一下就打开了学生单一的思维方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了,他们开始在里面有一个探索,最后把这个通过前期的各种体验综合起来,最后画一张带有个人独立体验的完整的作品。过去,我们都是老师摆一组东西让学生自己画,没有这种系统、有效的训练方式,学生就是考前的这些东西,他过来以后,我认为就是一张白纸,你怎么给他养分,或者说怎么去引导他是非常关键的。我看今天在座的同学们都和西安美院的同学一样,处在一种渴望新知识的状态,充满生机,身上有一种朝气蓬勃的创作力。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同时也有一种责任感,就是怎么去引导他们?我们需要从思维上让他知道理念和形式之间的关系。然后接下来会有大量的传统基础造型课。之后还有素描语言、色彩语言等形式语言课程。


美术报 美育 00017 如何“去考前化” 2019-03-23 美术报2019-03-2300009 2 2019年03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