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基础教学怎么教
■莫希亮(广州美术学院基础部教师)
当下的基础教学,该怎么去教?我们今天对基础已经很难下一个具体的定义。当时去参与教程改革的时候,初始的出发点是我们不应当完全代替学生去做判断。所以就按照美术史的线索设置了不同的课题,让他们多一些选项,而不是单一的、狭窄的路径。每个教研室设置的课题跟美术史某一段时期的变化有关系,包括我们维度转换教研室,它承接下来的就是从现代主义之后到当代艺术。
我们课题里面最关键的就是转换的问题,我们这个课程需要绘画,但是这里的绘画不是作为目的而是手段,作为训练思维的方式。也可以写生,我们要求的方式是,可以采用所见物象的造型、颜色,但是不能在同样的形态里面,去完全模仿它,需要把里面的关系替换掉。做这个尝试,也是为了让学生不要简单地去迷恋一个描摹对象,满足于通过写实地模仿它带来的快感。而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去找到一个感兴趣的接受方式,并建立起自己和对象的独特关系。上课时也反复地提到,看见不只是一个物理现象,而是因为我们观念地看的时候,才会有所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按照传统绘画方式,还是要观察对象,但不要只是再现,而是要去转换或者替换它。通过这样一个训练,我们就可以进入用物象、物品、现成品来转译这个路径。我经常举这么个例子:把所有的物象,都当作平常绘画使用的颜料。
有的学生可能从小就开始喜欢绘画,有的可能半路出家,大家起点不一样。但到了大学还是可以重新来,每个人都有刷新自己的机会。他后来对绘画不感兴趣了也没有关系,问题是不用颜料了你怎么做艺术?起码在这里他们知道了还有另外的可能。甚至最后的作品也可能都不重要了,通过这个过程激活他的思维,用这个思维去拥抱新知识,我觉得更重要。不必期待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家,关键是他将成为怎样的一个人?这才是关于美学教育的本质。刚才谈论到我们不再按照以往的方式教学,学生也不应该被动接受或者等待灵感降临,而应当创造条件主动地工作。按照这个思路,就要有工作方法,工作方法不是说有现成的,需要训练。我们提供一个可参考方式,看到什么感兴趣的东西收集起来,记录下来,形成整理的习惯,过程中自己的敏感点会浮现,如果重复出现的时候,这跟你肯定是有关的,然后去分析它,把它转换出来,变成一个作品,呈现这些感知。前前后后一步步推进,我们比较提倡这样的方式,怎么主动工作。
当然,未来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会让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发生改变,就像延伸我们的触角,那个时候谈论非视觉文化将会变得非常重要。视觉的超越并不是光在谈一个技术发展的逻辑,技术是科学家去研究,但是在艺术创作里面,就算呈现出来是视觉的,但是体现的意图可以是超越视觉的。这是我们这个课题谈论的背景,怎么去做这个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