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聚焦

和大家谈一本好书

——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

  汤姆·霍珀的传记电影《约翰·亚当斯》里有一句台词:“我必须修习政治学与战争学,我们的后代才能在民主之上修习数学、哲学;我们的后代必须修习数学、哲学、地理学、博物学、造船学、航海学、商学及农学,以让他们的后代得以在科学之上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刻、绣织和瓷艺。”如今,对艺术的学习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渴望,甚至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也包含着美术史的学习。

  提及美术史,很多朋友都以为,差不多就是弄清楚这幅画画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解答了,似乎就完成了主要的美术史学习,相当于自己看懂了这幅画。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把内容的了解、知识点的排序,再高级一点,把记住一些名言或术语变成了美术史的学习。指向错了以后,很可能就会出现更极端的做法,就是对那些杰作草草翻过,迫不及待地看故事,聊八卦。最终把对艺术史的关注,变成了每日邮报式的浏览,只求吸引眼球、热闹好玩。

  偏偏有好多学习方式,主动迎合、满足人们的这些心理,将艺术史拆成碎片,东一点儿西一点儿,以所谓轻松愉快的方式,做成又轻又薄的糯米纸,让你吃,还真的入口即化。你一下子就觉得吃到了,也懂了,嘴里的回味也还能和其他人聊上几句了,就这样给你一个皆大欢喜的即时满足。有时候你若是和他们解释,说这种不是艺术史,比方说一件作品好似一个苹果,你只是知道它是苹果还不行,你知道这个苹果里有维生素C也还远远不够,他们会很惊讶地反问,难道它不是苹果吗?难道它不含维生素C吗?为什么能说出它的名字和营养成分还不等于懂了呢?我到底错在哪儿了呢?

  面对求知若渴的人们,感觉一时间还真的很难说清楚。但有一个办法能很快地解决大家的困惑,开启真正的艺术史之旅,那就是去读一下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如果再能听一下范景中老师在喜马拉雅的音频节目,那就更完美了。不过有的朋友还会继续追问,为什么一定是这本书呢?

  概括地说,这本书关系到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形式问题,关系到艺术史的本质——艺术的风格问题,对于接近艺术特别有帮助的是,它能让你看明白,在时间长河中,一件件看上去面貌各异的杰作,它们是怎么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的。我们可以称之为秩序,可以说这一古典主义的核心是每一位艺术家必须要做出回应东西,当代艺术家也不例外,真正的艺术杰作,一定是从美术史中走出来的。就像毕加索感慨的,“今天,正如诸位所知,我已经出名了,我已经富有了。但当我独自一人时,我还没有厚颜无耻到自认为是一个艺术家,根本没有。我不属于这一伟大的画家之列——乔托、提香、伦勃朗、戈雅。”

  在此,大家可以先试问一下自己,如果我们想接近艺术,有没有关心过艺术本身的价值、艺术在现实世界中的价值。你在对艺术的认识中,可意识到面对作品我们总会有新的东西去发现?那些静默的杰作,你每一次看它的时候,它是一样的吗?有什么语言能替代它们的存在吗?在杰作构成的世界里,它自己独特的法则又是什么呢?你是否捕捉到它的暗示,感受到它的内在和谐呢?让我们看看贡布里希的期望吧:

  以下各章将要讨论艺术史,即建筑史、绘画史和雕塑史。我认为对这个历史有所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艺术家要使用某种特殊的创作方式,或者为什么他们要追求某些艺术效果。特别是,这是一条很好的途径,能使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独特性质眼光敏锐,从而提高我们对细微差异的感受能力。要想学会怎样欣赏艺术作品的独特价值,大概这是一条必由之路。然而没有一条道路没有偏差。我们常常看到有人手持展品目录,漫步走过画廊。他们走到作品前面,一停脚步,就急忙去找它的号码。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翻书查阅,一旦找到了作品的标题或名字,就又向前走去。其实他们还不如呆在家里,因为他们简直没有看画,不过查了查目录而已。这是一种脑力的“短路现象”,根本不是欣赏绘画。

  对艺术史已经有所了解的人往往会掉入类似的陷阱。他们看到一件艺术品,不是停步观看,而是搜索枯肠去寻找合适的标签。他们可能听说过伦勃朗享名于chiaroscuro——这是表示明暗对照法的意大利术语——于是一见伦勃朗的画就很在行地点点头,含糊其词地念叨一句“绝妙的chiaroscuro”,然后漫步走向下一幅画。我要直言不讳地指出这种一知半解和摆行家架子的危险,因为它很有诱惑力,我们都容易犯这个毛病,而像本书这样的著作又能使它的危害变本加厉。我想帮助读者打开眼界,不想帮助读者解放唇舌。妙趣横生地谈论艺术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评论家使用的词语已经泛滥无归,毫无精确性了。但是,用崭新的眼光去观看一幅画,大胆地到画中去寻幽探胜却是远为困难而又远为有益的工作。人们在这种探险旅行中,可能带回什么收获来,则是无法预料的。

  这些话,就是《艺术的故事》导论的结尾,看得出,贡布里希担心人们因为读了书,就自以为了解了艺术,甚至担心《艺术的故事》也变成隔离人们与艺术作品的障碍。今天,和大家谈这本书,希望大家能从艺术作品出发去观察,在艺术的发展中,那些图式怎么样从埃及到希腊……一步一步走了过来,其实就是观察艺术家怎么从混乱中找到秩序,并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秩序感与写实并存的高峰,以及其后秩序的弱化,再到现代主义艺术家们对秩序的重建(如塞尚)。

  《艺术的故事》教会了我们如何通过艺术品本身感受历史的变化与发展,当然,在它背后还隐含了一个更大的关怀,那就是:通过历史感来寻找和确认我们的价值感,而这恰恰就是人文学科存在的意义。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美术报 聚焦 00012 和大家谈一本好书 2019-04-06 美术报2019-04-0600013 2 2019年04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