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坚持
——王力克的从艺之路
■特邀撰稿 宋庆文 郭通
时代在变迁,但追艺之路却从未停步。为致敬每一位“为艺术战”的追梦人,本报推出“艺考故事”专栏,现向各年龄段曾参加过美术高考的读者朋友发出邀约,欢迎来稿与我们分享艺考路上的难忘经历与故事。
(可回复至美术报官方微信,或发送邮件至:msbxwb@163.com。)
沿海城市大都文化开放,思想外向且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和自由度。王力克出生于山东威海,成长于山东烟台。从小学时代,画画就是他最喜欢的事儿,在作文里他认真地写下自己的理想,与其他同学们立志做科学家、医生不同,他想成为一名画家。在那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非常幸运地,王力克的这一爱好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在他的记忆里,定格着一个背影,大雪中父亲蹬着自行车去给他买专门的绘画纸。小学六年级时,父母给他找到烟台文化宫的梅植武老师,之后在梅老师的辅导下,王力克开始临摹水彩画、油画,陆续参加了烟台市青少年美展并多次获奖。
中学时代,王力克对剪纸、版画、连环画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胶东剪纸中相互连接的互渗造型,那些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与期待的观念化形象和符号都对他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他开始有目的地看一些专业美术书籍,《艺术的探索》《美术创作漫谈》,每一期的《美术》杂志,引导着他对美术的认识和思考。钟涵的《延河边上》、李琦的《毛主席走遍全国》等主题性写实油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他后来的创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力克的艺考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78年他参加了山东省高校美术专业联合招生考试,但是这一年他落榜了。回家后梅老师为他找到了孙文超老师,孙老师是山东艺专早期毕业生,接受过专业的学院美术训练,在他的指导下,王力克的进步让老师也惊诧这个学生的绘画天分。1979年王力克参加了山东艺术学院的招生考试,考的石膏像《海盗》,“之前都没见过,在学校画的都是工农兵石膏像,完全是硬画的”,王力克还是凭借扎实的造型基础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这一年,油画专业第一次招收本科生,入学典礼在南院礼堂举办,王力克第一次听《沂蒙山小调》,憧憬着未来的大学生活。
大学期间,王力克和他的同学们都十分刻苦,不是在教室里画创作,就是在外写生。寒暑假的时候也在家待不住。大年正月初六他就从家里背上一袋大米,喊上同学王克举、陈建华,早早赶回学校画画,“教室里没有暖气,那个冷啊,一小条儿猪头肉拌大米饭,幸福极了。”这期间王力克画了大量的油画习作,还用水墨画了很多整开的石膏像,辅助他理解造型中的抽象因素,为他后来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色彩和造型基础。“我们这一届同学很幸运,遇到了最认真、负责任的5位老师,赵玉琢、张洪祥、李振才、陈皋和曲志刚,我很庆幸在学艺的道路上遇到了这几位老师。我们79级的好几位同学最后选择回到山艺任教,这与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一届毕业生被称为“黄金79级”。2019年是79级学生入学40周年,山东艺术学院正在筹备着一个79级学生的创作与教学文献展。
1989年,王力克的油画《雀巢》获得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同年,连环画《雪国》又获得了铜奖,紧接着他又被中央美术学院第五届油画创作研修班录取,也正是从那个时候,“王力克”这个名字渐为中国美术界熟知。《雀巢》中的女孩,双手相扣,支着左腮,眼神飘向画外,她的身后是萧瑟的枝桠和雀巢,而她的身前正点燃着一簇蜡烛,闪烁的烛光是希望的象征。王力克将这种对未来的憧憬和苦涩年代的迷茫联系在一起,他真实地画出了那个时代。2000年后,王力克创作了大量风景写生,他在写生过程中重视对客观物像的萃取与凝练,使得他的画面既写实又浪漫,还有一种颇有意味的现代感。
2008年,王力克出版了他的理论专著《绘画与秩序》,在后记中他写道“她凝结着我这几年来艰苦的阅读和理论思考”,在此应该着力强调一下“艰苦”二字,这种方式的阅读和理论思考,是他对自己的更高要求,或者可以说是一种“自我难为”。作为一名画家,他完全可以用他更熟悉的绘画语言,来表达他在美术创作和教学实践中的体验和探索,但他却选择了“记录”——用文字的讲述方式。“从学理上梳理探讨绘画与秩序的关系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特别是对于我这样一个非专业理论研究人员来说,甚至是极富挑战性的。”为什么要知难而进呢?因为作为一名学院派的专家、教授,他为一种责任所驱使,而且这个“过程使人充实,也更使人清醒”。
从1979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到2016年成为山东艺术学院院长,身份的转变让王力克对于教学与创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作为一个画家,可以自由、散漫、无拘无束,因为这种状态能够更好地产生创造力;但作为一名培养和造就未来艺术家的从教者,应当有着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要对学生的艺术生命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