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论说

“本乎形者融,灵而动变者心也”

山水画传神论溯源

  《叙画》开篇云“辱颜光禄书”,颜光禄即颜延之,光禄大夫是其官职,他与王微同朝做官,都当过太子舍人。此篇论及山水画的诸多方面,如认同颜氏绘画“成当与《易》象同体”说,论山水画的特点并与地图作区分,提出山水画的审美娱乐功能等。《叙画》中对山水画形神关系的论述独具匠心。

  欲探究山水画,必绕不开山水诗,山水画与山水诗的发展几乎同步。及至西晋,林薮之爱已成为一种时尚,自然山水越发与诗人的情感生活、精神生活密切联系,诗人对山水题材也更加敏锐。许多诗人擅长作画,诗歌与绘画的创作者具有了相同的身份,其创作观念与审美理想也开始相互影响、相互调和,并呈现水乳交融的共生状态。起初山水只是作为人物画和宗教画的背景,处于“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稚拙状态,而后逐渐发展成独立的画科。

  山水画是画家借助笔墨等工具,通过对自然山水的再加工处理,表现山水之神韵。可传神又绝非易事,要如何做到传山水之神呢?对此,王微在《叙画》中提出了深刻的见解。首先,王微在文中将山水画与实用地图作出区分,山水画“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是画家主观情感作用于客观山水的结果,山水画是有生命的精神物,画家作画时必须传山水之神,写山水之灵气。再者王微特别强调“心”的作用,“本乎形者融,灵而动变者心也。灵亡所见,故所托不动……”,“灵”就是“神”,“不动”是指山水之实体。山水之形神实为一整体,形是基础,神是灵魂,形是神的载体并为神服务,形是确定的,其神的体现与变动借助于心的动变。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创作角度来看,画家需要构思、想象,最终笔墨落于纸端,弃滓存精,遗形得似,以形体现神;从欣赏角度来看,观者需用心去欣赏山水之美,体悟作者之情。

  在创作活动中,画家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来进行传神。在表现人物时,顾恺之特别强调眼睛的重要性,“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与视觉印象不同,山水画可以弥补眼睛“所见不周”之不足,“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画寸眸之明”,从而摄取山川精华加以表现。宗炳在《画山水序》中用“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之法来突破视觉局限,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王微将山水形象拟人化:“枉之点,表夫隆准。眉额颊辅,若晏笑兮。”把自然景物拟人化是中国文人艺术处理的重要手段。不论是诗句中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还是绘画中鱼和鸟的怒目而视,都是画家感情注入后的拟人化体现。

  王微提出“岂独运诸指掌,亦以明神降之”,山水之神不仅仅是通过画面形似体现的,“明神”也起着重要作用。“明神”从创作角度来看,是指灵感或者是由灵感引起的一种激情创作状态;从欣赏角度来看,“明神”是一种审美想象,是顾恺之“迁想妙得”中的“迁想”,是观者进行的无尽想象,“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观者情感与画家情感契合,并通过想象从画面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也就是宗炳的“神超理得”。但与宗炳不同之处在于,王微是在山水画与“金石之乐”“珪璋之琛”比较基础上提出的。“绿林扬风,白水激涧”,这些都能够让观者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显然王微受当时魏晋玄学“万物有情论”的影响颇深。

  传神论本是针对人物画提出的重要理论,王微在《叙画》中将这一重要理论运用于山水画中,对后来山水画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林泉高致》中对于四季山石的描述:“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山水画的轮廓是具体有限的,真正能够打动观者的是这种有限的形体对于心的触动,“灵而动变者心也”,内心的变动引发想象、创作乃至欣赏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即谓传山水之神。


美术报 论说 00018 山水画传神论溯源 2019-06-01 10216984 2 2019年06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