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要闻

无问东西:
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撷英

  本报成都讯 记者 周懿 地处中国西南重镇的天府之国成都,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不同的民族、文化在这里包容共生,它的开放姿态也越来越展现出新时期在文化上的活力与自信。

  5月23-25日,“开放的东方”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在成都知美术馆举办,汇聚全球该专业领域16位重要美术馆馆长、知名专家及学者,带来13场精彩演讲及4场圆桌讨论。这一场思想的碰撞交锋在鸟语树娑、灰瓦飞檐、充满东方韵味的知美术馆中展开,颇有些东方武侠论剑的味道——艺术分为东方、西方吗?什么是东方艺术?什么是东方美学?是谁定义和创造了东方艺术?在界定以亚洲艺术为核心的东方艺术时,国际学界及美术馆界是否存在不同的认知和解读?首届论坛围绕“开放的东方”这一概念展开,从艺术史、地缘学、哲学、美学等多角度挖掘及整理“东方”概念的各种定义及可能性。

  本文囿于篇幅,仅从我们日常熟悉的“词汇”略微展开,分享讨论其中的星星火光。

  何以东西?

  在地球的“球”的观念还未被精英证明和大众普及的年代,不同文明的人们对所生活的这片土地都充满着浪漫奇幻却坚信不疑的想象——古埃及人认为自己生活在漂浮于海洋的盘子里,古印度人认为大地是被大象驼在背上的,而中国的“天圆地方,中国居中”的宇宙观影响数千年——不同的文明大约都认为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世界的中心,而他者不过是周边的“蛮荒之地”。

  尽管公元前的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已经开始用他们的大脑猜想地球是圆的;但直到麦哲伦用他的航海壮行才为“地球是圆的”拿出了实证——而这已经是毕达哥拉斯2000年后的15世纪。

  再之后过了大约400年,西经20°、东经160°的一个圈,把地球分为了地理上的东与西。东半球的陆地包括了亚洲绝大部分、欧洲的绝大部分、非洲的绝大部分、南极洲的东部、北美洲东北部的小部分和大洋洲的绝大部分以及许多其它岛屿。而文化上的“东”与“西”似乎与地理上的东西半球,却并没有太大关系,更像一种非黑即白的“对立标记物”。

  在论坛嘉宾美国密西根大学名誉退休教授、汉学家包华石看来,1000年前,宋代的沈括或许是最早的“中西论”提出者。中国知识分子设想的“西洋国”与欧洲知识分子设想的“东方神秘古国”,成为文明之间彼此对照评比自身的参照系。实际上,世界的文明、文化一直在相互交融,进而发展。但为了维护自身文化的“正统性”与权威性,则会出现各种诡辩,而近代以来,由于西方的强势,掌握着话语的主导权。我们不妨对几个问题自问自答:“中西方艺术对比”是合理的吗?西方文明是理性自由的吗?现代主义艺术是纯粹的西方艺术吗?如果你的答案是“是”,那么按照包华石的观点,你已经自觉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陷入了他者设立的规则圈套中。

  何以艺术?

  在越来越多艺术馆、艺术院校、艺术机构、艺术家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是否对“艺术(art)”这个词语本身做出过反思?清华大学教授刘东,在论坛中作出了他对于“艺术(art)”谨慎的思考。他认为“艺术”作为一个外来翻译词汇,在中西方表达过程中本身就带有“不对等性”。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比英文的“art”更深邃和具有包容性(像苏轼这样在琴棋书画诗酒茶甚至美食方面,均有极高造诣的文人或许就不适合“艺术家”的称号),如果以“艺术”比附中国古代,框套中国现代,就会显得被动。而相比追求外在、客观的“艺术”和“美”的概念,更符合中国文化追求的是落实于主观及内在满足的“乐”。在刘东看来,只有在灵动的艺术定义中,人们才能获得一个就具体艺术内容进行文明协商的基础,而艺术也才可以打破西方当下的话语垄断,从而在各个文明共同体的对话中敞开未来。

  可见,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也会成为思想的桎梏。当被既定的概念“画地为牢”,是在他者的“规则里”玩着不可能成功的游戏,还是用自己的“规则”来“坐东”?这种多方面的角力远不是“艺术或文化的力量”所能涵盖的。

  概念、定义、话语权,影响着策展、收藏乃至艺术史的书写。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艺术史论与批评教授沈揆一总结说,在对多元文化的整体氛围中,研究亚洲艺术,讲述中国艺术故事,不仅仅是民族、国家的问题,更应该是世界性的问题。

  天地生万物之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深埋地下的根脉从泥土吸收养分,但我们能看到并且记在脑海的美好的风景是一片树林、一片花海。艺术或许也是如此,从土地中萌芽成长,之后便只管茁壮,只管结出累累硕果。正如包华石所说“无论刀叉还是筷子,都是餐具”。毕竟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与和平的追求,无问东西。


美术报 要闻 00012 无问东西:
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撷英
2019-06-01 10231665 2 2019年06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