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书法

赵雁君:“书法芯片”设计师

  风神迥出本天资,

  功力亦自精勤至。

  ——宋 刘子翚《临池歌》

  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赵雁君新作《山水雁迹——赵雁君书法集》将于6月14日在浙江美术馆举行首发式。这本书的创作内容是按浙江地区抄写历代歌咏当地的名山名水(江、湖、河)名胜名人等诗词联句,用正、行、草、隶诸体编织出了近350件书法作品。以浙江母亲河钱塘江为统领,将《郡亭枕上看潮头·钱江篇》作为开篇,再按浙江的行政区域依次整理出《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篇》《福地原来别有天·宁波篇》《东南山水甲天下·温州篇》《最是人间清丽地·湖州篇》《此间曾著星星火·嘉兴篇》《应接不暇山阴道·绍兴篇》《江南海上仙子国·台州篇》《气压江城十四州·金华篇》《山环水复绿万重·丽水篇》《养在深闺人未识·衢州篇》《海天佛国清静地·舟山篇》等12个篇章。

  笔者对他发过来的一本书容量的“近作”惊讶而叹为观止。说真的,之前,10多年前他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的个展作品让我彻底震撼,之后,我个人以为他工作太忙而影响他书法创作,其实是错了。他这种繁忙工作状况下的近作反而更为出色。

  赵雁君最厉害的地方是既能玩转古人,又能自作主张。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王羲之《中秋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雁君出以己意的书法的雄秀与妙趣兼得是今天书坛极为少见的,基本上书坛要么是迷信古人的匠人——摹仿功夫一流,一旦变成自己的东西马上捉襟见肘,判若两人;要么是一味狂野,不懂古人的民间的狂野是自自然然,毫无装腔作势的东西,而且从来不认为是好的东西,我们有些“大腕”拾人牙慧,感觉自己了不得,其实也是跟屁虫。

  雁君曾说:我平常不“创作”的,临摹居多。

  古代不知,反观近现代书法大家哪一个不在临摹上下功夫?临摹几乎贯穿他们的始终。但真正的大家又恰恰不是把临摹当目的,而是作为自己自创面目的手段。雁君目前的风格强烈的书法似乎没有古人的影子,但慢慢细究,不能说笔笔有来历,至少笔笔有基因。不排斥传统,而是在娴熟驾驭传统的基础上直抒胸臆。“无法而法,乃为至法”。铿锵而清雅,婉转而深沉。

  雁君率意的书法线条,自然且富于变化,用笔雄健庄重,格调稚拙高雅、潇洒飘逸,有风尘出世之感。纵笔如飞,奔而不竭,根据“写意”的最大要求对传统之法作提炼、变化,而不拘泥于“小资派”的作风。其“赵法”类似慧能《坛经》:“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雁君书法用锋的藏露、正侧与节奏,书法思想的沉逸之美与复古情结可谓:气象浑穆、点画峻厚、兴趣酣足、骨法洞达、血肉丰满。

  雁君人很苗条,字却“血肉丰满”。我个人觉察,雁君书法深得宗白华所说:“行草艺术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于下笔时的点画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我极为佩服的是,雁君随便涉猎一下北碑,就有那种生熟互参的高古圆融相貌,常人望尘莫及。他早期书法浸淫“二王”,在全国书法大展上呼啸南北,差不多十多年前突然变幻风格,从字法、章法、笔法、墨法以及水法上俱匠心独运,长风猎猎,“形势”出则气韵生动。

  感悟与内化,自然与规矩,细腻与劲爽,摇摆与连绵,向度与魂魄,雁君的近作都有淋漓尽致的表现。人圆佛即成,梁启超说:书法是第一等的娱乐。梁山舟言: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雁君书法“放怀不管古今愁”: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雁君是为人作嫁、刀子嘴豆腐心的工作狂,他在这么繁忙的间隙里创作了“出人意料”的作品,除了天才的因素,他的见多识广的胸次应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他是“书法芯片”设计师,其书法线路既指向古典传统,又与当代理念接轨,非常了不起。他的书法具有“东南形胜”,更具备“大江东去”的气势,“山水雁迹”,波澜起伏。

  潜伏,忙里偷闲,笔道执天衡。“弄潮儿向潮中立,手把红旗旗不湿”,雁君在浙江,是浙江的骄傲与幸运!


美术报 书法 00014 赵雁君:“书法芯片”设计师 2019-06-08 10257960 2 2019年06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