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或共生
关于艺术和人工智能的思考
■宋哲
技术发展带来了思潮的演进与革新。以“微软小冰”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介入绘画领域,通过学习400多年间236位画家的作品,具备了原生绘画创作的能力。当人们向小冰的小程序输入一段文字的时候,她会抽取意象,然后进行主题选择、画面构图、线稿、上色等步骤,制作一幅作品。
艺术与科技如何和谐相处?人工智能会使艺术终结吗?艺术似乎并不与科技对立。就像摄影术是否是一种艺术一样,在摄影术初兴的年代也引发了很多的论争,而在当下,摄影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是没有疑问的。人工智能绘画也会经历这样从论争到接受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当下的艺术实践是有一定冲击的,但也会促进我们思考艺术的本质,带动观物方式和表现手法的演化。
至于科技终结艺术的架构是无法解释多元的人类经验的。在刘慈欣(科幻作家)的小说《诗云》中,通过量子计算技术演算出所有诗词的可能。“我写出了诗词的巅峰之作,却不可能把它们从诗云中检索出来。”这是以诗性的方式呈现关于智慧生命的精华和本质的思考。所有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都可以计算出来,艺术就走向终结了吗?这个担心背后也许不是科技终结艺术,而是科技终结艺术家。
从欣赏者的角度,审美经验既来自生物属性的感知,也来自于文化棱镜(背景)引发的体认。AI所创造的审美空间也可以呈现这些方面。这是艺术家的危机,当然也有契机。我接触到的很多新媒体艺术家在这些方面有着充满潜力的尝试。
我更关切的是艺术对实践者的意义,艺术关乎人本身。“夏虫不可语冰”(出自《庄子》)这里所说的人是大规模改造、基因编辑或赛博化(数码化)之前的人的状态。艺术的创造力在于她滋养人,推动着古典意义上人的完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发展的实质在于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艺术的践履本身是人的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在世界从技术复制时代走向技术创造时代的时候,固然人工智能产生丰富的文化产品,但人本身的自我成长和完善以及人群的交互方式使得艺术实践依然有其意义,艺术家依然有其作用,只是形态上会有所变化。这在人类还是碳基生物的状态里是成立的。
AI所导向的未来正走进我们的当下现实,我们面临着和人工智能一同进化。手机作为人的感官和信息接受的“义肢”这一事实,已经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了。随着5G技术的发展,网络传输速度呈几何倍数增长,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都会成为平价的民用技术,欣赏艺术的方式和艺术的表现方式都会有很大变化。
(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