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撷英
走向“生活美学”的
公共艺术
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生活美学”倡导者)
对于“公共艺术”概念本身而言,“公共”与“艺术”竟然是自相矛盾的,我想初步称之为“公共艺术悖论”。回到生活美学,回到民众当中,就可以突破这个悖论。从“生活美学”来定位公共艺术,这是一种具有“本土化”的理论视野,它关系到具有“中国性”的视觉理论的建构。任何成功的公共艺术都是需要具有“土著性”的,也就是需要从当地的文化的“风土”当中自然地生长出来。
一件公共艺术品的成功,究竟是由公众所决定的,还是由艺术家自我决定的呢?答案显然在于,要在艺术家与公众之间形成良性的交互作用。与社区实现了全面交流的艺术,才是真正的公共交流艺术。
公共艺术,无论是参与物化建构,还是人人交流,都是要建构一种“文化化”的“审美场”。中西方公共艺术界都在试图介入大小城市与乡村地域的生活,并关注其中的日常生活与历史脉络,从而提升各国民众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
文化视野中的
城市公共艺术
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艺术理论家)
考察欧美等发达国家,以道德教育和英雄崇拜为中心,以纪念碑雕塑为主的纪念型公共艺术,正在向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的审美型公共艺术,以及与居民日常生活融合的生活型公共艺术转变,这种转变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也可以生成为中国公共艺术发展中一种新的价值追求。
公共艺术的社会交往特征是:归属与认同感、参与沟通与了解、环境品质的提升。我理解的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性,最重要的两个基本原则,就是艺术的社会性与民主化。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当代意义的公共艺术传统而言,中国公共艺术的发生几乎晚了近40年。虽然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任何一个国家,公共艺术概念的实质内涵,及公共艺术的社会与文化功能应该说都是同一的、普适的。但毕竟东、西方当代公共艺术的出现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并且是面对不同的历史传统、社会机制与不同的社会人群。发展中国自己的公共艺术,必须立足于中国社会的现实,立足于本土的文化传统和生存经验。因此,本土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当下的生存体验理应成为中国公共艺术的重要资源。事实上,近年来一些公共艺术案例,正是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自觉地、成功地利用了本土的生存体验和文化资源,才获得公众认可的。
维系多元交往的共同体
翁剑青(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艺术理论家)
从现代公共艺术发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价值内涵所显现的特性而言,它是构成现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在其主张民主和公益的文化价值理念和有助于个人与社会的交流和共同进步的主旨。现代公共艺术的文化理想提倡在艺术的个体创造和社会分享中助益社会共同体的建构和维系。
当代艺术的公共性及其方式,往往是发自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和社群生活的需要和现实经历,它的表达与交流方式也往往是基于日常经验和情感的“微叙事”,是社会公民之间各类“富有温度的对话”。当代艺术的实践,即便只是日常生活中有关烹饪、阅读、健身等技艺和经验的公共交流与互动,均可能成为增进和维系社会公共生活的艺术方式;并通过艺术家及策划人的适当介入,使之产生更多内涵的公共性文化效应。
城市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是研究重点
王明贤(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建筑理论家)
在城市化进程中,整个中国就像一个大工地,新建筑如雨后春笋,这就使中国城市与欧美城市不一样,不像欧美城市已经定型,中国城市发展蕴含着各种可能性,中国的新建筑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对西方当建筑思潮作出的回应。这样的背景之下回顾在都市研究领域中具有深远影响的空间生产理论,无疑有其现实意义。
一、艺术介入乡村。中国当代乡村并不是现代城市的翻版,也不是传统建筑文化的“故事新编”,它们是中国这特定的空间中产生的当代文化现象,其丰富性和复杂性令所有研究者都无法回避。
二、重新进入自然。“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以及中国建筑和自然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公共艺术研究要探讨的问题,研究成果或能为人类未来城乡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学术依据。这就是抓住空间生机勃勃、最能打动人心的无名特质,建造一个充满生气的乡村世界。
乡村的复杂性、矛盾性才是我们真正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各种普通城市、普通乡村和复杂乡村矛盾性和复杂性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活力恰恰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重点。
艺术家介入乡村建设的
态度很重要
吕品晶(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在乡村从事公共艺术实践,对于艺术家与村民而言,都是一种全新的认知与体验。和城市里的艺术实践有所不同,乡村公共艺术创作面对的往往是一些具体的个人、具体的家庭、具体的族群。
每一个创作过程都有具体的特性和不同的要求,创作过程需要的是对乡村生活的感受,对乡土文化的体验,对村民主体的认知。这必须是在现场亲历、与村民互动才能获得的。因此,对于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我们必须怀有谦卑之心。对传统的谦卑,对生活的谦卑,对环境的谦卑。我们不是万能“上帝之手”去建设一切,而是应该在尊重乡村自然的前提下,亲手与村民们共同添砖加瓦。不预设先验的宏大叙事,在亲历过程中学习与实践,是艺术家介入乡村建设应持有的态度。
被过度滥砍滥伐的
乡村公共艺术
马钦忠(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艺术理论家)
总结众多所谓公共艺术营造乡村的几种类型:1.展览-观光型;2.艺术家入驻型;3.乡村产品为由头的设计办公型;4.美丽乡村政策下的政治图解型;5.景观与乡镇项目策划为目的的设计项目型。而一次活动往往造成的就是一次破坏。
公共艺术所谓的营造乡村和改造乡村,绝对不是三、五个活动就能成功的。根据分析,过度滥砍滥伐乡村公共艺术概念,给公共艺术目前所获得社会美誉度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经济投入远远比不了美丽乡村建设规模;艺术的社会作用被严重夸大;与基层单位急功近利的施政目标紧密联系,大多数是一种抛钱赢眼球之举。
更直白地说,没有几个活动和项目深入运用几个重要理论工具进行深究。这种行为既长且久、更无经济收入预期,谁会去做真正的乡村公共艺术呢?
(李小川、唐静菡、何安整理, 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