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专版

文武兼备 大道至美

  文武兼备 大道至美

  国人历来推崇文武兼备的人才。王勃曾感叹:“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同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亦声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何等的风流写意;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又是何等的豪迈大气。只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二者兼备者极少。王勃、杨炯虽有投笔之志,却无从戎之行,称不上文武兼备;王翰、王昌龄颇具边塞豪气,终究只是一介书生,也谈不上文武兼备。与柳公权并称为“颜筋柳骨”的书法大家颜真卿,诗文俱佳,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名将,他上马领兵,下马行文,堪称文武兼备的典型。这样文武兼备的文人书家,除颜真卿以外,古代还有岳飞、史可法,近世则有舒同。当今书坛,亦有一位书法家虽不能与历史和现当代文武兼备的书法大家相比,但他兼具解放军干部、诗人、作家、散文家、书法家等身份,在如今“盛世尚文”却又提倡“忘战必危”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十分突出。他就是年近七十、客居苏州、一直隐逸于书界名场之外的田怀亮先生。

  70年代初,怀亮先生在部队任电影放映员时,偶得颜真卿《勤礼碑贴》,随以报纸习之。80年代,田怀亮先生在部队工厂任书记期间得《张迁碑帖》,习不释手。在此期间,他与苏州书法名家潘振元、张士东、王歌之、朱大霖和篆刻家周摩和、画家宫音等交往,后又与方建勋、王伟林等一批中年书法家相熟,默默从他们身上吸取营养,对书法的认识和习书的自觉有了质的提高。

  书法,与其他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一样,是中国的国粹。书法以汉字为载体,汉字的特殊性,直接导致了书法的特殊性。汉字总体上方正的结构,与国人推崇的处世之道相契合,2009年“退二线”后,怀亮先生从零开始,以安静之心习临钟繇、“二王”、颜真卿、赵孟頫、柳宗全、董其昌、张即之、祝枝山等多位名家的楷书、行书。田怀亮先生每天至少要花两三个小时临习这些名家之作,在临习赵孟頫楷书《金刚经》时,他经常夜半醒来即入书房静习,常常坐不计时,习不入寝,数月间已抄七通,直到眼睛损伤,才不得不暂缓小楷临习。因为眼睛损伤,先生转而临写大版《圣教序》,写《十七帖》,写《书谱》等。待眼睛转好,他便交替习临小楷和行书名帖,内容如《金刚经》、《心经》、前后《出师表》、《春江花月夜》、苏轼《中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等名篇佳作,他都临习了数十遍以上。先生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只为培养老年“童子功”,只为跨入书法门坎,他对书法之道的执着与专注由此可见一斑。

  怀亮先生祖籍老庄故里蒙城,自小受老庄文化的熏陶,闻一多曾认为,中国文艺出于道家,我想先生亦深受道家思想之深刻影响,他是以审美的眼光关照万物,以审美的心态体悟万物,以审美的笔墨描写万物,观怀亮先生的作品,法度森严,下笔严谨,笔锋宛转如意却又有规矩可循,亦与这一思想相契合。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构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书法笔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内容,笔法也称“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字法,也称“结字”、“结构”,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避就等关系。章法,也称“布白”,指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包括字间关系、行间关系的处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浓、淡、干、枯、湿的处理。书法艺术的背景和内核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和内核。因此,评判一位书家的书法,不仅要看其技法,更要看其蕴含的思想及文化。

  怀亮先生的书法,就技法而言,一、以古人为师,颇具古风。田怀亮先生追慕先贤,以古往今来的书法名家为师,博采众家之长,在这些名家中,怀亮先生尤其推崇“二王”即王羲之、王献之。先生临《圣教序》多年,其书法风格亦如同“二王”一样,“飘若游云,矫若惊龙”。二、法度森严。在笔法方面,怀亮先生的笔锋稳健有力、入木三分;在字法方面,每一个字的结构,包括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等,他都极为讲究;在章法方面,他注重字体间的虚实与黑白搭配,使得每一幅书法的整体布局都和谐统一;在墨法方面,他对墨的浓、淡、干、枯、湿把握得十分到位。三、整体风格刚柔相济,先生曾任解放军干部,军营二十年历练让怀亮先生的书法中带有军人特有的豪迈大气。在其书法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蕴含的磅礴、厚重以及创作者灌注的旺盛、强劲生命力。在军人身份以外,先生亦是一位诗人、作家、散文家,他对现代文化界哲学、美学和文学理论最新研究发展的成果十分关注,有自己的认真阅读和体悟,这让他的书法作品又呈现出中国文人特有的张力和柔韧性。

  就技法而言,先生也称得上是娴熟随心。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本身便不只是书写的艺术。中国古人寄希望于通过书法,将书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展现自己的精神追求。因此,如果我们仅就书写本身而讨论书法,便无法触及这门艺术的内涵,无法通过书法作品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庄子认为“道”无处不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尊重道之规律,追求应之自然的艺术本色。做到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先生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命感悟,熔铸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让人敬而叹之。怀亮先生说,汉字一开始就有了道的意味,传说中,仓颉在创造汉字时“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书法是通过汉字的书写来表现情感的艺术,它具有造型的意象性,线条的抽象性,以及表现通达情性等特点。从殷商时期甲骨文到隋唐,汉字文字演变基本成熟,汉字的书写被称为“书道”,可见“道”的精神始终存在于书体的演变之中。汉字的书法艺术在书家笔下,通过察于外,孕于心,成与手的线条组合、节奏变化,形象地表现出书家与世间万物自然契合的内心情感,成为我国独有的一门释道的艺术。

  所谓书法艺术的过程就是释道的过程,是书家提取自然万象的神髓,经过心灵的滋润和线条的书写,墨水在宣纸表面的自然流动,达到虚象氤氲,灵气四逸,超凡脱俗审美境界的过程,在内蕴契合,外性通达中达到境界的高度。

  古往今来,擅书者不少,书法家不多;文人而具豪气或武将而具文气者不少,真正文武兼备者不多。造就一个具备军人身份的文人书家,既需要相应的人生经历,也需要书法家本身的天赋和努力。田怀亮先生虽然坚称“自己是一个敬畏书法、倾其余生努力写字的人”,但像先生这样兼具军人风骨和军人豪气的书法家、文艺创作者,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美术报 专版 00023 文武兼备 大道至美 2019-07-13 10541475 2 2019年07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