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聚焦

神仙眷侣:
一个弹琴 一个斫琴

  一对神仙眷侣,丈夫肖勇强、妻子朱宝华,两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在南宋皇城根下创办了工作室“溪山琴庐”。溪山琴庐在杭州中山南路287号,白墙黛瓦的旧式民居,繁华中的静谧古朴意趣。琴庐主人朱宝华和肖永强,投心忘身于古琴十多年,成了这闹市中的一道风景。

  一个教琴弹琴,一个斫琴听琴,曾经为了在现场弹《阳关三叠》这首古琴曲,二人不辞辛劳驱车几千公里去阳关。二人不求大富大贵,只要生活上过得去即可。肖勇强现在每天只做三件事:斫琴、喝酒、饮茶。这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朱宝华一开始是学古筝的,后来偶然被古琴的声音吸引,觉得这才是她内心的声音。“古琴的声音太好听了,那种宁静中的淡然,正是我们的心声所在。”凭着自己的音乐天赋,在无师无派中她自学要领,弹得一手好琴。声誉渐隆后,如今找她学琴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妻子学古琴后,肖勇强给她买了一把古琴,花了7000多元,那时候挺贵的。肖勇强想,古代文人的琴都是自己做的,自己又一直崇尚手工艺,经常接触到做木雕、竹雕、刀剑的手艺人。于是干脆辞去了灯光设计师的工作,把以前多年的想法实现起来,自己摸索着开始斫琴,这中间当然也走了不少弯路。

  斫琴,也就是制琴,肖勇强斫琴只为觅知音。没有师傅教,他就去找制作古琴的资料,从书店到网络,尽己所能搜集了所有关于古琴制作的书籍,然后按照家里那把古琴为范本,开始琢磨斫琴。

  画图纸,找老料,打板,手工上生漆,层层打磨。肖勇强严格遵循古法,全手工斫琴。十几道工艺步骤,一道也不能缺,他制作一张琴的周期往往需要两年。

  “做琴的过程从头到尾就是和它交流的过程,老的木料是通人性的。斫琴就是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木头中去,让它更有灵性,从而被激活。”

  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肖勇强终于做出了他的第一张琴。从那之后,一发而不可收拾;从那之后,朱宝华就只弹他做的古琴。

  十余年来,他已斫琴十几张,技艺也愈加精湛。肖勇强希望他做的古琴能遇到知音,而朱宝华希望她教授的弟子也能将古琴的美德回馈于社会。

  有时候,晚上在家,朱宝华也会弹上一曲,肖勇强说那才是真正听琴的时候。这时候外面安静,你的内心也很安静。古琴,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二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美术报 聚焦 00009 神仙眷侣:
一个弹琴 一个斫琴
2019-08-24 美术报2019-08-2400011 2 2019年08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