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要闻

有板有“颜”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版画作品展成都开幕

  本报成都讯 记者 厉亦平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国家级最高水平版画作品展“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于9月23日在四川美术馆隆重开幕,一大波优秀版画作品随之揭开面纱。共有340件作品参加此次全国美展版画作品展,包含进京作品40件(其中获奖提名作品9件)。展览为期一个月。

  共和国70年的韶华成为了此届全国美展版画作品共同聚焦的一种审美视点,表现当下现实的创作无形之中都具有历史的记忆。初艳淼《守夜人——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傅洁《共和国之星》、周蕴智《铁马冰河伴青春》和王连敏《顶光》等作品,以凝重的深色和铜版、水印木刻细微的语言,将人们带进从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而开始的中华民族觉醒与奋斗的历史。王宇《窥里观外组画》、胡日查《听见草原——聚焦》、安静波《可见性状态》、胡志敏《时间的形状》、王恒战《记忆标签——时空对话》等,都从现实的某个瞬间切入到历史场景或画面外让人想象的历史时空。

  版画语言的细微、精巧与厚重,使其在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曹丹的《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以铜版蚀刻形成的斑驳厚实的肌理,使这组大桥浇筑工的形象塑造显得坚实有力。而另一组人物张辉《向光注视组画》,则以石版画细腻柔和的语言刻画了都市白领的精神状态。罗贵荣《时间·时间》描写了高架桥上铺轨作业、在最后紧张合轨的情形。描绘建设者形象的马力平、石旭的《钢骨铁筋》,则借用丝网对图像的真实转化以及近景与远景色层的极度差别,表达了作为钢骨铁筋的建设者所具有的“民族脊梁”的社会学意涵。

  应当说,已经历多重视觉冲击波的我们,可能在美展中期待的已不是忽然闪现的一幅从未表现过的或从未如此表现的让人“震撼”的作品,而是我们如何在既有的版种与惯常的语言里能够尽其所用并发挥得更好。因而,本届全国美展版画作品仍然显现了那些传统版种被再度开发的魅力,最基本的黑白木刻,最经典的铜版、石版,都被当代版画家信手拈来,并在表现当代社会的人文思考与视觉经验的过程中被植入新的美学意涵与视觉体验。


美术报 要闻 00015 有板有“颜” 2019-09-28 11089912 2 2019年09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