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要闻

又见大唐

辽博馆藏唐代书画首次集中展出

  本报沈阳讯 通讯员 尹珏 辽宁省博物馆于10月7日至2020年1月5日举办大型文物特色展览“又见大唐”。中华文明五千年,大唐王朝光耀古今。她承秦继汉,开拓进取,开放包容,影响世界,开创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社会和谐的大唐盛世,成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高峰,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国际地位。传世唐代法书、绘画的收藏是辽宁省博物馆的重要特色,享誉中外。它们是大唐盛世的历史见证。

  本次展览展品以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与唐代有关的绘画、书法为主体,辅以唐代金器、三彩器、木器、雕塑等多种品类文物,可谓众彩纷呈,主次分明。展品共计100件。其中56件为辽宁省博物馆的珍贵藏品,44件来自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以及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旅顺博物馆、朝阳博物馆的鼎力支持。展出地点为辽宁省博物馆三楼21号和22号展厅,展厅面积2502平方米。

  此次展览由盛世画卷和浩荡书风两大部分组成,共八个单元。分别以珍贵的绘画和书法展品为主线,与其他品类文物形成丰富链接,力求全面展现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民族融合及丝绸之路带来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体现出大唐盛世的繁荣昌盛。通过展览,广大观众可以走进唐代社会生活,感受那时的物阜民丰,国泰民安。

  唐代文物展览一直是国内外博物馆展览的重要题材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举办10余次。展览聘请著名文化学者、艺术史论家刘传铭为策展人。刘传铭是史学界、理论界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多次来辽宁省博物馆指导,积极投身展览架构、逻辑关系甚至相应文字撰写工作,为展览的思维创新提供了可以遵循的途径。

  展览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以传世书画来呈现唐代的缤纷绚丽。绘画作为图像呈现的最佳载体,书法作为记述文字的真实载体,除反映艺术层面的多彩多姿外,更能贴近唐代社会的诸多方面,如政治生活、宫廷生活、贵族生活、音乐舞蹈、文学创作、对外交流、宗教信仰等等,都有相应呈现,丰富了对盛世大唐的广泛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展览的不足。

  唐代传世书法绘画寥寥无几,平常更难一睹芳容。此次辽宁省博物馆将馆藏唐代书画倾囊而出,是建馆至今首次。38件一级文物集中展现,一级文物比例之高,可谓空前。《萧翼赚兰亭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万岁通天帖》、《仲尼梦奠帖》等皆为中国书画史上的煌煌巨制,一并呈现,无疑是一场难得的视觉盛宴。

  展览针对普通观众有所侧重。从《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万岁通天帖》、《仲尼梦奠帖》四件文物入手,深入浅出地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用展览语言解答观众“国宝如何成为国宝”的疑问,使其成为普通观众能够看得懂的展览。

  此外,为增强展览的感染力,辽宁省博物馆首次与数字科技公司合作,以高科技数字成像技术倾力打造数字体验场景,力争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浏览文物,体味大唐盛世的悠远绵长。

  在展览举办的同时将出版精美的展览图录,作为“又见大唐”展览在纸上的重现和传播延伸,让读者在色彩缤纷的愉悦中沉思历史的厚重,同时更深切地感受当代中国民族振兴、文化复兴的蒸蒸民气与暖暖潮流。

  为配合展览,辽宁省博物馆将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在展览当日,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学者、考古与文物学家、艺术家将汇聚辽宁省博物馆,共赴高端论坛,解读盛世太平。展览期间,还将安排多场学术讲座和针对青少年开展的教育活动,并于12月举办学术研讨会。为方便观众参观,辽宁省博物馆首次与大麦网合作,开通了网上预约参观平台。


美术报 要闻 00010 又见大唐 2019-10-12 11161193 2 2019年10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