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生活的故事
——《最美太湖水》创作后记
■商亚东
第一次接触到命题创作,而且是有选题的大型主题性创作,习惯了平时自由的创作,我多少有些水土不服,既感到自己内心创作激情涌动, 又有些茫然和焦躁不安。同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对于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可以集中精力研究一下主题性美术的创作规律。不安的是,担心自己大型创作的经验不足,加之主题性美术创作前面有“国家”二字,更觉得责任重大,怕完不成任务。后来,在班主任孙景刚与何红舟老师的鼓励下,我积极调整心态,理顺思路,才逐渐进入了创作状态。
我的选题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太湖水污染防治”,因为没接触过这方面工作,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积累,感到选题抽象,始终形成不了画面感。刚开始找不到抓手和切入点,视点始终停留在“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狭窄范围, 也去了太湖边一个疏浚工程的工地体验生活,收集素材,用了很多心思出了一些草图,但都不能很深入地触碰主题,感到不尽人意、困难重重。
正如班主任孙景刚老师所说,本次创作是他所经历过的“题材最难、限制最严、历时最长、评委最众和审稿最多的一次”。创作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及中国美术学院委派和组织了多批次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临场解题、指导、观摩、研讨,可以说获益匪浅。许江院长每次都全程参加指导,全山石先生不顾高龄也一直陪在我们身旁悉心指导。这次完成的《最美太湖水》的作品名称和创作思路,即来自于专家解题。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党史专家刘金田先生对我说:“看到这个选题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到一首歌,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要好好表现太湖水”。正是这句话启发了我,把我的视线从“水污染治理工程”上彻底移开,重新研究选题的含义,找了大量的文字资料,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找出水污染防治的各个具体实施的环节,最后视线停留在科技工作者的身上,确定要通过表现科学治水、科学管水,达到表现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构思,这样一来画面感逐渐清晰丰满。思路打开,再去太湖收集素材,重新再创作30张草图,经过专家指导,确定其中一幅并顺利通过第一轮送北京的评审,明确了作品的基调。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创作了第二轮北京评审稿子。
现在想想,其实再抽象题目都能形成具体的画面,只要深入理解和挖掘主题所蕴含的精神内容,就会踩到具体的落脚点。这次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这件作品,对我个人而言,确实是在动力和压力双重力量作用下进行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句话应该是体现了历时两年创研班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的态度和精神,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以后个人的艺术实践中可以受用一生。
实际上,选题一部分体现了国家的战略思想,而创作只能体现“一个”画面,如何将一个历史事件或重要事件,转化成一个生动的,又具有实际意义画面,在解题时,我就努力试图找到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把握国家、社会和个人,在绘画创作所承担的责任,目的是在叙述宏大主题时,个人的理解与国家意志之间保持一致性。
在创作和实际制作过程中,我体会到这幅画的关键还是如何运用油画的本体语言来表现主题,这一点上感受深刻。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我从油画最具表现力的色彩着手,试图尝试色彩与主题“积极”一面的关系,借此烘托创作主题。为此,我用了很多油画技法,试图增强绘画的表现,尤其在人物衣着颜色和肤色上花了较大力气,尽量让颜色透明又不单薄,又具有整体效果,最后从画面看这一点比较满意,观众也比较满意。另一颜色之“难”是“水”,之前“深扎”我并没有过多关注,在画的过程中,我又多次去观察实际生活中水的各种变化,再表现到画布之上。
这次“创研班”的学习和实践,我更加坚持一个信念,生活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像这样扑面而来的临场感,来自于艺术家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细致入微的观察,离开了生活,艺术就没有了灵魂。生活的绚烂多姿、丰富多彩, 既是形象、又是场景。同时,也是事件,有时零散和琐碎的,有时片段和规整的,有时浮现和闪烁的,这些生活画面稍纵即逝,但却鲜活和有温度,这都给艺术创作提出了重要课题,要表现生机勃发的现实生活,就需要重视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不断观察、体验和积累从量变到质变,成为艺术家内在的审美体验,从而在创作中能以“身临其境”的体验制造画面感,而“身临其境”中的“境”, 就是靠艺术家对生活素材的整理和营造并传达出来的。从生活的现象到生活的内涵,从真实生活到作品画面,需要“保鲜”措施,需要艺术家对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理解。同时,需要艺术家具备应和主题的筛选、整理生活素材的能力。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不管你是否意识到身边发生的变化,我们都在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生活日新月异的飞速变化,艺术家的工作就是讲好生活的故事,歌颂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