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争妍 大奖评定
■本报记者 叶芳芳 王簃轩
“百花争妍——美术报首届中国美术作品邀请展”于日前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家反响热烈,引发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59名艺术家的作品经过遴选,最终陈湘波获得百花大奖,帅安、李明获得兰馨奖,罗小安、贾俊春获得国色奖,林爱国、康雷获得新荷奖。本次邀请展入围作品的评选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专家票选占60%,读者票选占40%,兼顾了专家的意见及群众的呼声。
本次评选的专家委员会由5名国内知名艺术家组成,他们分别是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何水法,中国美协理事、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中国美协副主席、江苏省美协主席周京新,山东省美协主席、山东省美术馆馆长张望,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按年龄排序)。专家委员会普遍认为本次展览入选作品整体水平较高,不乏亮点。
搭建学术平台
将中国美术推向新高峰
评委何水法表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美术报举办的“首届中国美术作品邀请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引领意义。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美术报,26年来在业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与影响力,当下组织了全国的艺术家参与这次展览,让艺术家们借此平台,以明德引领风尚、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此来歌颂中国美术创作的新时代。期待通过美术报这一平台,把优秀的中国美术作品推向新的高峰,也祝愿美术报在美术领域的百花园中倾情绽放、璀璨夺目。
“我认为,应当鼓励更多的艺术家投入到反映时代、反映生活的热潮中去。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确实带来了很多创作上的便利条件,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个主题不能忘,新时代文化工作者应该自觉践行这个要求,让作品充满生动感与生命力;其次,要着力培养新一代的中青年艺术家”,评委郭线庐告诉记者,美术创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希望通过美术报的这次活动,能够让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美术事业的发展。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是要靠大家共同努力的,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才能把这项事业推向新的高峰。
评委张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前不久“百花争妍——美术报首届中国美术作品邀请展”在山东济南成功举办,美术报作为中国美术界的主流媒体,关注艺术创新,发挥学术引领的重要作用,为中青年画家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此次参展作品中不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好作品,反映生活、记录时代。希望美术报在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好,发掘培养新一代青年画家,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画艺术在现当代的发展,推动中国美术由高原向高峰迈进作出更大的贡献。
评委吴为山说,作为国内权威的美术媒体,美术报对美术家们的影响既广泛又深入,对中国美术的发展功不可没。26年来,它致力于通过优秀的中国美术创作,表现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展示当代中国人的精彩生活;致力于通过生动的主题报道,记录每一个重要时刻,为广大读者呈现了一部详尽的当代中国美术史。此次“百花争妍——美术报首届中国美术作品邀请展”,不仅为美术家们搭建了一个展示平台,更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益尝试。
综观此次展览入选展出的60余幅画作,涵盖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水彩等艺术形式,饱含继承与创新的审美意蕴,实力派名家和青年翘楚联袂而至,各擅胜场,呈现出老中青三代美术家接力的时代风采。7位获奖作者也向记者分享了其获奖的喜悦与感受。
与读者的展览互动
使报纸更有生命力
“兰馨奖”获得者李明告诉记者,他是第一次参加由美术报主办的画展,感到非常高兴,“欣闻我的作品获得了‘兰馨奖’,感谢主办方的厚爱。我觉得得奖固然重要,但也不是全部,重要的是我们读者、艺术家要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在李明看来,现在对于报纸普及来说很关键一点,就是要和大众、要和美术工作者有一个互动,只有互动,报纸才有生命力。所以希望美术报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画家也可以广泛参与其中,可以通过展览、通过报纸发声,来谈自己的感受、谈今后的创作。现如今,新闻媒体,尤其是纸媒在面临巨大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要寻找新的发展之路,寻找新的提升和提高的途径。纸媒还是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美术来说,因为报纸可以将作品印刷得精美清晰,并且能够把玩欣赏,方便长期保存。比用电脑、手机等工具阅读更加方便、清晰,更容易深入人心,所以我觉得坚持纸媒办报也是美术报的方向。祝愿美术报能够越办越好,办出水平、办出层次,办到我们读者和画家的心里。
另一位“兰馨奖”的获得者帅安是《美术报》的忠实读者。“创刊的时候,我还在九江日报社美术摄影部工作。记得我拿着只有4个版的《美术报》创刊号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当时我从浙美进修回来一年多了,看到浙美是主办方之一,感觉跟自己很近”,数月后帅安画了张《庐山谷帘泉》,自我感觉比较满意,就试着投稿,没想到不久就见报了。帅安在兴奋之余也更加坚定地投身于艺术创作中。“一晃26年了,每周一都习惯性地想到《美术报》,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祝愿美术报越办越好!”
“国色奖”获奖者罗小安在中国美术学院从事设计艺术教学工作,也是《美术报》的忠实读者,平时通过《美术报》关注美术界的动态和艺术作品信息,有时候也在《美术报》上刊登作品和展览信息。“在《美术报》办刊26年之际,我很荣幸地受邀参加‘百花争妍——美术报首届中国美术作品邀请展’”,罗小安说,“‘百花争妍——美术报首届中国美术作品邀请展’的规模很大,涉及全国的艺术家,水平很高,让很多深藏在各地艺术家有参与高规格展览的机会,是个很好的媒体展示、交流平台,我认为值得大力推动、开展。我的作品能在这样一个展览里展出,并获得‘国色奖’,内心无比激动,这对我是巨大鼓舞和鞭策。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努力地研究、实践绘画艺术,探索创新中国画艺术,画好画。”
“国色奖”获奖者贾俊春表示,非常感谢美术报搭建的艺术平台,意外收获了“百花争妍——美术报首届中国美术作品邀请展”国色奖。美术报为书画家与观众搭建桥梁,对美术界的发展起到风向标式的引领作用。从创刊初始的一期四版到现在几十、上百版,贴近艺术基层,深入了解广大艺术创作者,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见证了美术报的发展历程,它也伴随了我的艺术成长,祝愿美术报越办越好。
“新荷奖”获奖者林爱国告诉记者,得知获奖的消息,有些意外,也非常开心。非常感谢美术报,一直对艺术家尤其是青年艺术家的大力关注与推广。其实早在2013-2014年的时候,就参与了美术报举办的首届“以画说话·美术新青年”活动,并有幸获得“全国十强美术新青年”称号。这次“百花争妍——美术报首届中国美术作品邀请展”的宣传力度较大,使参展艺术家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关注,身边的一些朋友也都在谈及这个活动,所以我觉得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也很有意义。对于画家本人而言,平时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创作中,并积累了一定的作品,尤为希望作品能够得到推广和宣传,让更多的大众看到,这是艺术家最开心的事情,也正是美术报一直在做的事情。近年来,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与写生相关的创作上,将每一幅写生作品当作一幅创作来认真对待,更多地从写生里找到个人的感觉,从真实的自然中,找寻那个符合自己审美的切合点,找到自己的形式语言和绘画表达,并以此来描绘对自然的感受。最后,非常感谢美术报举办这次活动,在看到其他画家的创作作品时,也给自己更多的启发和借鉴。
“新荷奖”获奖者康雷说,特别荣幸能够参加美术报主办的“百花争妍——美术报首届中国美术作品邀请展”。首先,感谢展览组织方和评委的辛苦工作,能够给我一次机会展现我最近几年的艺术探索成果。获得“新荷奖”是个巨大的惊喜,对我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誉和鼓励,也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我的水墨作品多是基于写生之后的反复提炼,结合传统的笔墨研究,再进行打破和重组,从而将对水性和墨性的理解更好地表达出来。这次参展的作品是我在侗寨写生之后回来再创作的,侗寨夜色中的光亮是我很想表达的,它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感和希望感,给了我很大的表达空间。目前我的创作仍处于一个不断探索的阶段,我希望能够保持着丰富的触角来感知社会,用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视角去表达社会,这正是我想做的。
通过这次活动,美术报推出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艺术作品,为新中国70周年盛典锦上添花,也为“民族复兴”“文化复兴”奏响时代主旋律的精彩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