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要闻

重走唐诗路 助力大花园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开展主题采风系列活动

  本报讯 记者 朱杨健 10月28日上午,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重走唐诗路,助力大花园”主题采风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馆员、研究员们将以重走浙东唐诗之路的形式,亲身感受历代诗人的创作历程,深刻感悟“诗心自在、画境天成、浙学精义、东方意蕴”的文化精髓,在历史穿行和文化渲染中激发灵感,创作一批具有时代价值的优秀作品,进一步丰富大花园文化内涵,助推文化浙江建设。

  浙东唐诗之路起于浙江钱塘西兴(今杭州萧山),沿古运河,经古越会稽(今绍兴),转上虞,溯剡溪(今曹娥江),过嵊州、新昌至天台山(今台州),终于永嘉(今温州),再穿过诸暨、柯桥、绍兴、上虞、嵊州、新昌等地,这段长近200公里的路上,400余位唐代诗人用1300多首诗歌铺就了一条山水人文走廊。

  整个活动将按照浙东唐诗之路覆盖区域,分三个片区、三个阶段进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力求走深走精。同时,参与采风的馆员、研究员们将通过诗歌、散文和书法、绘画、摄影等多艺术表现形式展开主题创作。

  从10月下旬一直到明年三月,《美术报》记者将跟着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研究员们一起,在秀丽的浙东山水间,重温唐诗之美。

  山水间,寻找艺术之美

  “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山水之路,中国的山水诗起步于浙东。这首先得益于西晋后名门望族纷纷来浙东定居,吸引了大批文学艺术界的名流汇聚于此。其次得益于浙东的秀丽山川,吻合了名门望族和文艺名流渴望返回自然的心灵诉求。谢灵运的山水诗就是人的心灵与大自然相契合的产物。”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王福和说。

  这便是为什么浙东,成为了唐朝诗人游历的主要目的地。

  在唐代,浙东山水尤名重海内,吸引了更多的诗人或从京、洛舟车南下,或自岷、峨沿江东流,间关万里,络绎而至。

  浙东,处处留下了诗人们的吟鞭游屐、棹声帆影,激发他们登览怀古,吟咏风土、宅心物外、流连忘返的种种诗情。

  古人如此,今人亦是如此。这一路行去,我们在山水间看到了诗意,在诗歌中感受山水。美也是需要创造的,谢灵运根据自己的审美意识,将新发现的山水美融合于几臻成熟的五言诗体,从而创立了中国最早的山水诗派。而我们的艺术家们,重走唐诗路,有所感得所悟,从而创作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寻找美,创造美,这便是艺术之美。

  访胜迹,创作有思想的艺术

  浙东不仅仅有山水,它更是一条思想文化之路。除却秀丽的山水,浙东的书画、宗教、茶道、酿酒等,不但吸引了诗人,也影响了诗人,使他们将沿途的风土人情和所见所闻形象地反映在诗歌创作中,进而形成了中国唐代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浙东山水之间有很多寺观与人文胜迹,诗人们游览其中,在饱览山川之秀时“以玄对山水”,为山水注入思辨与哲理的内蕴,从纵向上强化了“浙东唐诗之路”的思想深度。历史的沉淀,文学的滋养,为浙东山水注入灵性、魅力与精神内核。

  重走唐诗路,我们更多地看到了精神气象,看到了思想的交融。

  在绍兴平水镇的云门寺,这座前有千年若耶诗溪、背靠秦望山,依山傍水、林泉秀美的千年古刹里,馆员们聆听唐太宗与王羲之《兰亭序》的传奇故事,以及那一部部在荒草掩盖下的悠悠历史。于是,王翼奇、方志恩、沈金加、徐儒宗、潘美华等几位老师兴致盎然地现场挥毫,在书法圣地留下自己的墨宝。

  用脚步,践行为“人民创作”

  “浙东唐诗之路”的概念,是上个世纪90年代,由学者竺岳兵所提出,在随后的近30年发展过程中,这个概念受到诸多学者响应,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18年初,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和钱塘江唐诗之路”列为了当年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浙东唐诗之路”被赋予了新的现实使命。

  这条古道上以唐诗为代表的古代文化资源、古道沿线秀美的风景旅游资源,其研究、开发、振兴、不但可以全面提升浙江的人文气息,还可以盘活浙东的旅游文化产业,加速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进程。

  重走唐诗之路,我们要看的不仅仅是过去,更有当下和未来。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绍兴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楼国明说:“只有深入生活,用脚走过每一寸土地,才能创作出真正有生命力、有时代色彩的艺术作品。为人民创作,没有亲身体验经历过,靠想象是不可能做到的。”

  参加采风活动的艺术家们,大多上了年纪,但他们依旧认真地聆听、记录,踏过青石板、泥石路,跋山涉水,用脚步,去践行“为人民创作”。也只有这样,所创作的作品才真正能记录时代,才有价值。


美术报 要闻 00007 重走唐诗路 助力大花园 2019-11-02 11286255 2 2019年11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