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阅世 胸怀高古
——张士东先生的书法创作和研究
■田怀亮
我原以为是熟悉张士东先生的,而近段时间,我被他的两本书缠住了,越看越觉得我的熟悉底气不足。一本是《张士东书法——兼谈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一本是《隶书探源》。
“书学所关,不仅在临写、玩味二事,更重要的是读书、阅世”;“故书以气味为第一,不然则成‘手技’,不足贵也”。沈尹默、李瑞清等法书大家的感言告诉我们,想要写好字必须读好书,写字的人读书多则下笔自雅。张士东先生就是一个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求变、在阅读中写字的人。
《张士东书法——兼谈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一书,是张士东先生为自己五十年书法艺术探索所作的一次全面总结。作品分古文字、隶书、行草、楷书四大体系,每幅作品旁注有自己的创作心得,涉及文字学、书法史、书体演变、风格取向诸多方面,这样的作品集在全国应该是仅此一见。我相信,读者自会从我们选择刊登的作品中品味张士东先生的书法风格和艺术造诣。这里,我们把注视点放在他面对中国书法的恒河沙海,通过阅读和探索,在这本书里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艺术思想和书写智慧。
创作出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是张士东先生的追求。他说:“艺术不是进化,而是变化(毕加索语)。”“一贯终身的艺术风格不利于艺术家创造精神的开发。”“我相信‘美’具有无限种可能的形式。”“人的天性不只有一种特性,关键是作者要有突破传统、突破自我的欲求,才会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尝试。”“一个作者在一生的努力中可以创作出多种风格不同的作品,这应该是当今书家与古代书家的不同之处。”他认为不同风格书法作品的创作,不是对书法传统的创新、不是革命,更不是时下一些人所说的“唯‘新’是求”,而是“所有的突破必须建立在对传统的继承积累和对艺术美的不懈探寻中”,是对传统基因通解后的“通变”。始至今日,他六十多年坚持阅读,寻根探源,对中国书法的用材、字形、笔顺、笔法的演变和发展了然于心,对中国书法的美学和社会学价值了然于心。所以,在书法作品创作中,他自觉从法书的母体中汲取营养,用古人和法书大家的智慧和成果夯实自己写字和审美的基础,用散淡随心无我的情怀和对书法的尊重执笔写字,终于,在宏大的书法家队伍中默默走出一个胸怀高古气韵又有几分俏皮劲的写字人。
更艰巨、更深入的阅读成果体现在张士东先生的第二本书《隶书探源》上。
至今近两千年来,所有权威和辞典字书,凡隶书条无不认为“隶书是小篆简化而成的”,在新的考古资料不断出现的今天,这一结论仍然被视为经典。长长的小篆怎样变成扁方隶书的呢?1988年后,张士东先生开始淡于各类书展评比,去跑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和书店等,搜罗考古发掘之甲骨、鼎彝、简牍、帛书和关于文字演化的图片、文字资料等,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对此论所涉史料进行艰巨细致的整理,“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投入到汉字字体演变的探索中”,女儿也为其制作了大量图版。通过大面积、按时序、分部首、全方位的排比研究,“用文字资料本身来证明字体演变的过程及其规律”。终于在完成理论文章《隶书源头辨析》的基础上,出版了学术专著《隶书探源》。
张士东先生发现:古今持“隶书是小篆简化而成”结论的全是依古说推论,“没有人拿出过经得起检验的任何依据”;“小篆与隶书无论是字形、结构、笔法、笔势、气息均是天壤之别”;“早期隶书的字形、笔法等等与西周金文具有最普遍的相似性”;“凡隶书与小篆不合的字形和笔法等等都可以在西周金文和甲骨文中找到其继承的依据。”据此,张士东先生认为,“隶书的源头不在秦小篆,而在西周金文”。近年,他的研究成果终于得到专业机构的认可。《隶书源头辨析》获全国隶书学术一等奖,《隶书探源》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研究三等奖。
深度阅读给了张士东先生孤独,更给了他快乐和激情,也给他的书法艺术插上飞翔的翅膀。前几日,我们一起闲谈,真真的感觉到一个老书法家对书法艺术深怀敬畏之心,无论俗世出现何样变化,这份敬畏都会是他对书法艺术追求和艺术创作的原动力。他要我空的时候到家里坐坐,看看他与女儿张晞合作完成的《散盘铭文岐疑字形探疑》一书和一口气写就的“草书千字文”二十米长卷。
与张士东先生交流到这儿,我觉得有些了解他了,他就是文字和法书界域里一个普通的阅读者,就是一个在阅读中用心写字的人。
(作者系苏州市纪委原常委、苏州对外文化交流促进会监事、作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