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书法

文章导航

古典价值与当代篆刻创作

——名家与新锐对话会发言节录

  (上接第18版)

  郑志群(山东):我从事的篆刻创作主要还是古玺类,这和工作与所处的环境有关系,当然也有自身的原因。最关键的还是相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东搞篆刻一个优势,在座很多老师恐怕都到过孔孟之乡,对我们那边的汉画像石非常熟知。汉碑千人千面,创作书法的时候感觉会更加胸怀包容地去学习借鉴。天天看着汉碑汉画,让我刻很精细的风格,有点力不从心,小古玺现在也是加一些粗犷的东西,反映内心的情结。

  张明君(河北):我想借着前面谈的工稳和写意印风谈谈我的感受。我觉得真正地说没有工稳和写意这一说,为什么呢?我们说的工稳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所谓的工是理性的,所谓的写意是感性的,那么表现在作品的外在效果上,工代表严整端庄,在设计印稿的时候都是工稳的严谨的,我们往往经过反复的构思。不同的是在刻制的过程中,所谓的工稳印是理性的,感性服务于理性,写意的时候则是理性赋予了感情。

  王福庵还有其他的流派印,我们看到了工稳印风蕴含的活泼生动,我们看没看到写意印风中具备的严整规正的细节,此中颇多哲学意趣。

  再一个就是谈谈古典价值和当代篆刻创作的问题。真正的经典作品都具备几个特点:第一就是都有着鲜明的个人风貌,有着非常高的辨识度,在人群里面一眼就能看出来。第二就是表现手法非常高超,无招胜有招,就是原生态的一些制作范式。第三点就是内涵非常丰富,内涵丰富来自哪儿?就是创作以外的东西。孙(慰祖)老师的作品《印中岁月》都是写自身经历的东西,此中有着文化的属性,包括心灵人格的属性。文化品格和人文品格,这才是经典的,应该重视研究的东西。

  甲骨文入印和入印古文字的研究

  苏金海(江苏):这次我来参加这个活动,我想谈一点具体的问题,甲骨文这个问题。这次新锐的作品,其他各种类型的作品都有,唯独缺少甲骨文印。

  最近上海刚举办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甲骨文书法篆刻展,甲骨文入印在这次新锐展中是空白,这里也有原因。文字比较生,可用的字数比较少,有一定的难度,要想取得成果,速度非常缓慢。

  古玺创作有一个问题,文字混杂,纯粹金文、甲骨文入印很少。还有古玺,纯用古玺文入印的作者很少。我建议最好文字要纯洁,如果是金文全是金文,或者大多数金文,其中有一两个用其它文字印化,向金文靠拢,给人一看这个人是金文入印,或者全是货币文入印。要有一个有主次的纯洁性和美观性,这是我对刻古玺提的一个建议。

  林尔(江苏):我没有准备,甲骨文是小道,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聪明,而且创作资源也比我们那个时候丰富,我们20岁的时候跟他们20岁的时候比较,他们比我们厉害得多。二三十岁这批人他们的思维活跃,有的想法比我们前卫,我们听他们的议论,有时候会觉得灵光一闪,会提供给我很多的启发。

  郭强(四川):近20年的出土资料数量太大了,大量的文字造型随意变形,变形非常有特征,是我们创作的一个最大的空间。

  张索(上海):大家知道篆刻的文字考虑,篆刻核心是篆。中国的篆书文字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设计类,比如说像汉印文字,是把文字分成了平直的线条,后来浙派的印章也是沿用了,我比较注重汉印里面的方的基本规律。设计类的文字对书法基础要求不会是最高,而真正能够成为篆刻大家开山鼻祖,从邓石如、齐白石,包括后来的几位大家,一定有自己的文字体系。

  方去疾先生篆书写得很自由,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很多。后人在他的路径上有所发挥和拓展。

  我们相信我们这个时代比以前好,但是书法的语境现代人和古人没有办法比。现在篆刻家民国都称为金石家,就是因为有中国传统的学问,比如说版本目录考据都懂。

  张跃飞(黑龙江):我说几句比较具体的,刚才说到印谱的问题,当今在网络时代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的鉴别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我们与年轻作者共同面对的问题。

  篆刻与金石学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我们高校有机会面对或者解决的问题,对老师的要求可能会更高。另外在自己的教学里面也要很认真地对待这样的问题,不要把篆刻变成一种设计性的东西,也不要急于确立自己所谓的面目。

  杨剑(江西):我的话题就是张索老师讲到的篆刻创作应该要印从书出、书从印入。可能是我们的创作应该特别引起重视的。有些篆刻家是重刻不重书,书刻应该是两条腿走路。我们要追求篆刻艺术不是一两年三五年,有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应该要把这一点重视起来。

  崔志强(北京):再谈工稳印、写意印,其实这个东西很难界定,大家认为(作品集)65页上刘洪洋的作品,算不算写意的?他们肯定自认为是写意的,但你去把每个字单独任意一个字拿出来,你看是不是规律的。无非那个字歪了点,有些隔的线是歪的,其实字是工整的。什么叫写意的非常难。

  写意印章其实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叫小篆的写意印章,把汉印放在里面;一类是大篆的写意印章,就是当代大写意古玺。

  所以年轻人刚才提的问题,就是把篆书写好,篆书的风格属于你的,你的篆刻一定属于你的。

  从浙派印风谈流派印创作

  周建国(上海):当我们慢慢梳理浙派发展的过程,就会清晰地认识到,学习浙派最强调的就是汉印基本功打扎实,当时我们进师门的时候,老师不让我们学浙派,一定要把汉印基础打扎实了以后才慢慢教我们怎么深入研究浙派。

  西泠八家就是从秦汉印里面走出来的,所以基本功还是建立在秦汉上面。我们学习浙派主要是丰富自己的创作形式。

  葛栋(上海):我学刻印章大概有十多年了,有时候感觉周围很多人好像对流派(篆刻)存在着一些误解,还有认为浙派传承了很多年,到现在可能走到了一个死胡同里面。但是我自己这些年学印的感受,发现从浙派的祖师爷到后来的赵之谦都有自己的面目,包括王福庵先生,还有离我们比较近的江成之先生等等,就是从这一脉走过来,但是他们各有各的艺术语言。

  浙派是我的一种理念和向往。篆刻家可以有不同的手段,在古玺印中看到一些新的文字,然后进行梳理加工,形成带有文人气息的东西,还可以吸收自出新意,归根到底到最后形成作为这一个篆刻家独有的一种气质。这也是我想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从源头上发现一些东西,然后再结合现代一些出土的东西,然后再去产生一些新的碰撞。

  苏文治(浙江):今天在座的这么多老师,很多人都是我敬仰的前辈。讲到浙派有两位老师今天我也很有幸见到了。我对浙派的创作主要是在探索浙派的刀法,我个人对浙派的用刀和篆法在不断摸索当中。

  名家新锐对此次“双邀展”的感言

  郭强(四川):来上海参加“新时代新印象”的展览,我向各位朋友还有各位新锐作者学了不少东西,这次感受很深的。这个亮点在哪里?我们参加过很多展事活动,但是跟新锐在一起对话很可能是中国目前第一次。这点非常棒,我们讲文化自信、文化传承,用这种模式完成了一个篆刻展,我们要把这个活动继续做下去。

  厚积薄发,后生可畏。

  李早(浙江):我一直和学生说,要论整体的实力来说,从全国范围来说,尽管从事篆刻创作的人很多,西泠印社社员也遍布全国,但还是上海的整体实力最强。

  我上课也讲,为什么他们能够有这么强的基础和实力?我觉得他们一直能够有非常严格的培育体系,所以他们能够不断地出一些新人。

  罗光磊(湖南):像新锐展80几个年轻人来参加展览这是很不容易的。我觉得这个展览是可以借鉴学习的,这个展览开始,以后会有更多的人按照这个模式来做。

  此次我们推荐了5个(新锐),他们说推荐得都很地道,我回去要把两位老师的意见反馈给他们,说明路子非常对。这是非常有效果的地方,把好的点子和名家对作者的肯定点评和建议反馈给作者,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刘洪洋(天津):上海是篆刻最有成就的地方,能够把全国的印人吸引到上海,说明上海已经张开了改革的双臂在拥抱全国,我是这么看的。所以说,我给上海人和上海中国书法院点赞。

  我觉得这个展览具有包容性,正因为开放才使得包容,一个是从篆刻风格上包容,一个是从篆刻地域的包容,还有作者年龄段的包容。名家和新锐都基于这几点。实际上新锐也不“新”,都挺棒的,实际上是一个传承。

  (蔡树农根据发言稿整理)


美术报 书法 00019 古典价值与当代篆刻创作 2020-01-25 美术报2020-01-2500010 2 2020年01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