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寒假 不一样的画
疫情持续,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同样持续,自从本报向孩子们发出征集令以来,已经收到了几千幅优秀作品。对祖国的爱、对白衣天使的赞,对病毒的认知,特别是孩子们认真创作的劲头,让人感动!这次我们特意挑选了一些不一样的,既是展示,同时也读一读孩子们的内心。
对所有孩子来讲,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寒假。
是的,来不及欢呼延长的寒假,不知不觉中早已被对老师和同学的思念所替代,早已被快些能在春天里撒开脚丫子奔跑的期盼所替代……在最近一批的画作里,孩子们对这场席卷整个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有了更直白更深刻的理解,流露出了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情感。
许多孩子理解了奔赴武汉一线救援的医疗队员们的无畏和英勇,因为有了他们的舍生忘死,自己才能平平安安窝在家里,等待开学,等待春天。
爸爸妈妈们一定在家里和孩子们讲过许多和疫情有关的事,所以好多孩子的画里不再是简单的病毒或者医护元素,而是有了更加鲜明的指代,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甚至日本钻石公主号邮轮等等,当孩子们把社会事件转化为自己的认知时,这就不再是简单的绘画技法,而是知识。
在这些画作里,有个叫任奕萱的四年级小朋友,她画了一个卡通的小女孩,同样是相对简单的一幅作品,但是我注意到了画里小女孩的眉毛和眼睛,弯弯的眉毛画出了忧伤,大大的眼睛里有两三滴泪花。我觉得这一定是她的自画像,她一定是听懂了疫情所带来的痛苦和悲伤,感受到了这种难过,孩子们都是善良的,很多时候比大人要善良,这种难过和忧伤一定是真的,他们的加油也是真的。
程奕维是个12岁的孩子,他的画里邻居马阿姨正对着一碗丰盛的面条翘起大拇指,后面张叔叔正吭哧切着菜。孩子说,居家隔离的日子,张叔叔从一个厨房小白变成了烹饪高手,马阿姨的幸福生活来了。在程奕维的画里,满满的都是隔离期间的生活,有盒马生鲜的快递员,还有复工时妈妈给爸爸理发,这些都是平时所不曾遇到的生活,是这个寒假的不一样,所以,画也应该不一样。
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情感,不一样的表达,每一个认真去画画的孩子,一定都有不一样的收获,真的好棒! (本报记者 朱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