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论说

文章导航

展览的气场

  书画展览的开幕,曾几何时如同商场的开业一般,鲜花簇拥,鞭炮齐鸣,热闹非凡,带有一股商业气息。近年来,有些展馆以显示屏字幕代替拱门、横幅,没了鞭炮声声的喧嚣与扰民,亲朋盛情依旧。

  有人说,现在展览的开幕式也就是闭幕式。这说的是人气,开幕时热热闹闹,熙熙攘攘,其他时间则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说到书画展开幕式,不得不联想到读报时,看到某晚报首页的整版广告:“本次活动旨在文化交流宣传,请大家不要带礼品、礼金和花篮,能来参加就是最大的帮助和支持!请大家尊重本人意愿。”能够让展览取得成功,主办者在名人书画收藏展展前,登报广而告之,恳请亲朋好友“不要带礼品、礼金和花篮”,此举,免得朋友们去买笔墨纸砚,订购鲜花,给大家增添没必要的负担,“能来参加就是最大的帮助和支持”。

  书画家办个展,朋友们献一篮鲜花,习以为常,无可厚非。也有不按常理来的,与礼品、金钱挂上钩。

  记得前些年一位即将退居二线的领导,办个人书法展,把同事朋友请了个遍,该发请帖的发请帖,该打电话邀请的打电话邀请,开幕式那天,人来人往,人头攒动。最起眼的是展厅门前设有礼簿,碍于面子,大家不情愿地掏腰包,搭上人情份子。为了掩人耳目,书法家还得还礼,礼品自然而然就是书法作品了,每一个上礼的来宾,都有一件装裱好的四尺对开条幅来答谢。有些人随个礼金,展览也不看,转身就走,也有拿上“礼品”转上一圈离开的。有一位来宾,拿上“礼品”出了展厅,碰见一熟人曰:“给,拿去玩儿。”对方回答道:“你忘了,他是我曾经的领导,我去‘领’,等等我,拿上一起送乡下的亲戚。”对方还算说了一句善解人意的话,比起出了展厅,把条幅扔进街边垃圾桶的那些人好很多,还知道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

  对于一个展览来说,“能来参加就是最大的帮助和支持”。鲜花,作为装饰品,能够烘托展馆气氛,净化空气,给人以温馨、清新之感,虽有生命,毕竟是昙花一现;礼品、礼金,则使展览变调,甚至已入歧途。只有活生生的人去了,有呼吸,有争鸣,展览才有气场,办展览的目的不就是让人去欣赏品评作品的吗?没有人去观赏,展览意义何在?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美术报 论说 00019 展览的气场 2020-05-02 美术报2020-05-0200014 2 2020年05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