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连线,疫情下画廊生存调查
美国
大卫·卓纳:
线上才是真正的未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现年57岁的国际艺术产业领袖大卫·卓纳(David Zwirner,1963-)坚定表示,疫情的冲击造成了艺术产业大翻转,嘉年华艺术市集将成为历史,活跃半世纪有余的国际艺博会,黄金盛世已过,在线交易将宾主易位,正呈现黄金交叉,非常值得艺术产业中人注意。
艺博会模式的衰落
大卫·卓纳于1993年在纽约Soho区,成立卓纳画廊,目前该画廊在纽约、伦敦、香港、巴黎都设有实体空间,代理了近70余位国际重要艺术家,年营收超过5亿美元。除了画廊的经营效率外,大卫·卓纳本人以“儒商”形象闻名,他对艺术总体生态,非常关心,力求大小画廊结构的平衡。
该画廊原本以“3-3-3”为营运策略,规划为1/3的销售,来自画廊实体空间展览,1/3来自艺博会,1/3来自在线销售,今年艺博会和实体空间展览难以推进,只能依靠提高在线销售。“除非疫苗研究成功,我不认为2020年下半年有举办国际艺博会的可能性,没有一个收藏家还愿意在密闭空间长途飞行,或涌入密闭空间抢购作品,承受健康风险。”
对于艺博会的未来并不看好的大卫·卓纳却出生于艺博会世家,早在1967年,他的父亲鲁道夫·卓纳(Rudolf Zwirner,1933-),联合16家画廊创立了科隆艺术博览会(Art Cologne),是全球第一个艺博会,催生了瑞士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53年来艺博会全球发展,风起云涌,快速增长,成为了最重要艺术交易平台和社交大事。过去成功的运作模式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博览会,过去一年中,平均每天都有一场艺博会,画廊界虽然疲于奔命,但也趋之若鹜。鲁道夫·卓纳在去年采访中谈到如今的艺博会,“这对艺术没有帮助。这就是钱,另一种拍卖方式。”
以卓纳画廊来说,每年参加的国际艺博会多达20余场,虽然强度巨大,但来自艺博会的展售成绩,占了卓纳全年度营业收入的1/3。
大卫·卓纳认为,艺术行业与时俱进,可是艺博会的交易模式,运行了半个多世纪,不但没有进步,而且越开越多,稀释了它的重要性。“花这么多金钱与时间,把作品千里迢迢运到某一个城市,就为了短短几天的展售”,这样的商业模式,在疫情断飞封市中,更被省思与检讨。“如果连艺博会对该城市的教育功能都式微,仅剩社交意义,必然被淘汰。”
艺术市场四点重大转变
2020年的第一个季度,卓纳的生意比去年同期增长。但在疫情爆发后,第二季因为断航封域,业绩必然萎缩,而萎缩幅度,可能达50%,这是大卫·卓纳经营画廊27年来第一次。
危机,也是转机。艺术产业的下一步该怎么走?大卫·卓纳以中国成语“刻舟求剑”(Make a mark on the Boat side to get the sword.)作比喻,既然产业形势今非昔比,只能遵循趋势,彻底转型,不能因循守旧。
他归纳出4点艺术市场重大转变:一、在线交易抬头,艺术家品牌和画廊信誉,成为支撑高价艺术交易关键;二、风行半世纪的艺术博览会(Art Fair),敲出警钟,不但今年办不成,正式走向衰落;三、亚洲收藏家的重要性增强,双语推广会形成一个风潮;四、艺术产业结构道德重建,大画廊扶持中小年轻画廊;疫情后欧美重要画廊,将持续投资中国市场。
大卫·卓纳喜欢用一砖一瓦(brick and mortar space)来形容对实体空间的感动,当观众走入象征白盒子的展厅,获得免费的展览文化分享。疫情过后,实体空间依旧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但线上才是真正的未来!”
大卫·卓纳本人疫情期间窝居纽约长岛乡间,虽然整个纽约市处在封城状态中,但公司上下加倍努力共度艰难。此时此刻彷佛是他人生中最忙碌时刻,像回到创业之初,每天跟他的年轻同事,儿子女儿学习数字化信息。
因为大卫·卓纳夫人莫妮卡·西曼(Monica Seeman),是时尚品牌MZ Wallace 设计师,拥有丰富的在线销售经验,影响了卓纳画廊团队在2017年的超前布署在线展厅,今年疫情一爆发,画廊在原有的基础上,综合第一、二级市场特性与概念,开启《工作室》(Studio)、《杰作》(Exceptional Works)版块,前者公开给社会大众,后者有如二级市场的销售。
大卫·卓纳认为,艺术产业进入在线发展时间算晚,主要因为艺术有真伪困扰,作品在实体画廊的亲临感无可取代,“信任感”成为成交与否的关键。
“如果一位艺术家在近30年都在持续创作,作品也曾在重要机构中展览,这就是某种值得藏家信任的关系。而具有藏家基础的艺术家作品,放在在线销售,表现相对亮丽。”他说。“在线展厅比实体艺博会更充满竞争,前期的市场宣传,以及社交网站营销,双双做得到位,才能有好的成果。”自2017年开设在线展厅以来,卓纳画廊的40%的新藏家均来自于网络,这对于以往是最有效吸引新藏家的渠道——艺博会而言,就是是一种威胁。
另外,利用在线展厅,还可以营造抢购作品的竞争感。这种竞争感,过去只有出现在大型艺博会,现在已经出现在重要艺术家的重要作品上。
大卫·卓纳举例,4月30日该画廊上线的卡罗尔·波维(Carol Bove,1971-)的《工作室》单元,短短几分钟就有2000人上线,这是连艺博会现场,都难以出现的;还有马塞尔·扎马(Marcel Dzama)及哈罗德·安卡特(Harold Ancart)都是在在线展厅开放的24个小时内,全部销售一空。
卓纳画廊在线展厅设计,不是像高端在线零售网站,一件按下就可以购买,他们是要按问询(Inquire)按键,然后填完联系资料,后台工作人员,立即去了解这个有兴趣的客人,甚至花时间了解他的收藏动机,以完成他们的4P(营销策略架构,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营销promotion以及地点placement)。
回归本质
“回归本质”——是大卫·卓纳对于危机的另一个看法,以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为例,当时风声鹤唳当中,卓纳画廊有4位艺术家行情上涨,分别是:河原温(On Kawara,1932-2014)、克里·詹姆斯·马歇尔(Kerry James Marshall,1955-)、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1958-)、马琳·杜马斯(MarleneDumas,1953-)。
这样的现象,大卫·卓纳预言,2020年还会再出现,因为在恶劣环境中,艺术家的生涯、创作、价值观,会被重新检验,人们越来越希望择优选良,大家精挑细选的,不再是装饰性艺术,也不会是愤世嫉俗,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内涵呈现。
“此时此刻,是内省自清(refreshed)的时候,不只是有型物质的反璞归真,更是肺腑深处的理智革新。”
因为27年前经历过小画廊筹钱求生的苦难,大卫·卓纳记忆深刻,因此他把卓纳在线展厅的平台还分享给年轻画廊,陆续推出“平台:纽约”,“平台:伦敦”和“平台:洛杉矶”,据卓纳画廊观察,目前参与该项目的年轻画廊,均有销售产生,也积累了部分新客户。
大卫·卓纳认为艺术生态中,艺术家为重心,画廊营运的27年之间,卓纳画廊一直聚焦在艺术家的耕耘,但还是无法照顾到所有年轻艺术家。目前所能做的,是挖掘和协助一批有才华的画廊。“中小或年轻画廊很脆弱,大多数无法获得银行贷款。五、六月,本来是艺术旺季,本该有30%到50%的年营业收入”。他感同身受,尽可能寻求回馈机会。
至于“Platform平台”项目,会不会持续变成卓纳严选,在线艺博会的概念,大卫·卓纳说:“不无可能,我们很感谢藏家对我们品牌的信任。作为画廊,我们能做的就是为这些作品创造语境和背景,使它指向历史、社会问题、社会规范、展览历史以及艺术家的信息,将其呈现给更多的观众。”
(本文转载自Art Alpha艺术阿尔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