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延安文艺创作一幅视觉史诗
5月23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8周年的日子里,延安文艺纪念馆在延安开馆。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和中央美院壁画系教授白晓刚共同创作的大型壁画《延安文艺 永恒华章》落成,在纪念馆前厅与公众见面,为纪念馆开馆典礼增添了鲜亮的光彩。
上世纪80年代范迪安进入中央美院学习,当时古元、彦涵、罗工柳等先生都是美院教授,“他们这一批‘老延安’,一生执着于以艺术的‘小我’服务于人民的‘大我’,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同时他们又充满朴素的情怀,对我们的影响极大”。范迪安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在延安精神的鼓舞、感召、激励下成长起来的,这次的创作,可以说是我受到延安文艺几十年熏陶之后的由衷生发。”
像展开一幅历史长卷一样
展现延安文艺的文化血脉
延安文艺纪念馆位于桥儿沟鲁艺旧址,是延安鲁艺文化园区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该工程主体分为地上两层、局部三层,包括展厅、办公室、会议室、报告厅等,建筑面积10994.2平方米。主要展示1935年到194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年延安文艺实践,展示延安时期革命文艺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和对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深远影响。
2019年10月,在受邀为延安文艺纪念馆前厅创作作品之后,范迪安、白晓刚即前往纪念馆工地考察,实地调研了纪念馆的空间环境和展陈方案,形成了以壁画形式表现延安文艺的主题、营造公共艺术氛围的构思。
2010年以来,范迪安先后20余次到访延安及周边地区,在宝塔山、枣园、杨家岭、鲁艺旧址等地进行过多次写生创作,据说有好几个元旦,他都是在黄河边上和老乡们一起度过的。
“延安文艺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应该像展开一幅历史长卷一样展现延安文艺的厚重传统、文化血脉、革命情怀和永恒传承。”为延安文艺创作一幅视觉史诗,是范迪安长久以来的愿望,这也成为《延安文艺 永恒华章》从构思阶段就定下的基调。
当他第一次看到那面18米多宽的大墙,千古流淌的黄河、延安秧歌舞动的红飘带、绵延起伏的黄土高原、《黄河大合唱》的旋律,这四种意象顿时在他脑中“叠印”,也让他感到它们之间一种共同的文化属性和可感触的视觉韵律。它们也是厚重的历史积淀、浓郁的陕北风貌和民间文化、延安文艺精神的叠合,丰硕的延安文艺经典作品犹如这个主旋律上闪耀跳动的音符。
他当即勾画了数幅草图,形成长河、飘带、高原、旋律共同贯穿画面的基本结构。在四重叠印的视觉图像中,《延安文艺 永恒华章》以奔腾的黄河和红色的飘带组合的意象贯通全画,以桔红、金黄为主调,表现黄土高原的地域色感,表征延安文艺的光辉成就;同时以中国画的长卷形式,展现延安文艺的历史渊源和丰硕成果,宽阔的历史时空,如同一首视觉交响诗:
画面从左到右分为三个段落,分别描绘以黄帝陵、轩辕像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鲁艺为代表的革命文艺创作成果,和以日出东方和雄伟长城象征延安文艺精神的传承发展。
“这画的就是延安,很延安!”
——这让创作者有种被“鲁艺家人”认可的激动
谈及“视觉交响”中视觉元素的运用,范迪安介绍道,他们听取了延安文艺纪念馆和众多文史、美术专家的意见,在造型风格上吸收了陕北画像石刻、民间剪纸和延安木刻版画的形式语言,力求体现雄强素朴的艺术格调,使画面充满地域特色的同时,又能使观者产生深刻的艺术共鸣。
作品中代表延安革命文艺的中心形象,选用了詹建俊先生和叶南老师创作的油画《黄河大合唱——流亡·奋起·抗争》中的冼星海造型,詹先生在得知这一形象要用在这幅壁画中后,不仅欣然同意,更在住院养病期间,对形象的把握和绘制给予耐心指导;壁画进入彩色玻璃马赛克镶嵌制作阶段时,孙景波先生在制作现场也给予精心的指导,制作团队在疫情防控期间仍然潜心钻研,精益求精,圆满完成了制作和安装。
“我为能有这样一次参与创作的机会感到荣幸,更为能通过创作实践传承延安文艺精神而荣幸。”在纪念馆现场的白晓刚说到:受邀来出席开馆活动的嘉宾很多都是耄耋老人,他们相扶着在壁画前观赏,他们中很多是鲁艺先辈艺术家的子女,纪念馆的工作人员都说他们是“吃延河水长大的鲁艺二代回家了!”我跟在老人们身后一起做观众,想听听这些回家的“鲁艺人”怎么说,看到老人们欣慰地频频点头,我心里有些踏实了,突然听见身旁的一位老先生说了句:“这画的就是延安,很延安!”我有种被“鲁艺家人”认可的激动。
范迪安强调,这幅作品的名称为“延安文艺、永恒华章”,表达了我们对艺术先贤和延安文艺精神的由衷崇敬。“我们要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的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方向,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延安文艺精神,为中国文艺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