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4版:鉴藏

宋徽宗《写生翎毛图》
鉴定别论

  大英博物馆藏宋徽宗《写生翎毛图》,近来已有研究者从构图、笔墨、题签、落款、钤印、装潢乃至流传等,皆加以考辨,认为确系宋徽宗真迹。实际上,书画鉴定本就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情,尤其是真伪的鉴别,用徐邦达先生的话说“离奇变换,不太容易搞清楚”。在此并不打算,也没办法对其真伪提出任何意见,因为没看到实物,不仅是大英博物馆的那一件,没能拿在手中,几件同类的作品,也没有亲眼所见。

  图像分析虽然是当代书画鉴定的重要方式,但仅凭图像分析,所得的只是一鳞半爪,不免有所缺憾。或者说,摄影本身即是一种艺术,当作品藉由镜头,经过摄影师及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操作”,而成为一幅照片时,已经从一种艺术形式(绘画)转码成另一种艺术形式(摄影),何况我们看到的照片,大多还经过后期裁剪、调色、修图等过程,最终呈现给我们的已经是崭新的“创作”了。大多数画册提供的照片,由于版权、出版等因素,都未能完整展现作品的装池,已经表明这种“再创作”是不能替代实物的。

  不过,有一则史料,倒是值得研究者关注。

  1936年,傅振伦先生曾到大英博物馆的库房参观,有幸见到这件《写生翎毛图》,其在《英国博物院中国绘画观摩记》中写到“库中有宋徽宗所为花鸟图卷,长丈许。”还特意提到作品题“御画写生翎毛图”,末书“御笔”二字及署押,但“真伪未可知也”。文章载于《逸经》杂志第27期,1937年4月刊出,这可能是《写生翎毛图》入藏大英博物馆后,最早的中国人观看记录。

  这里还隐含着一则信息,即傅振伦可能是20世纪最早鉴定《写生翎毛图》的中国专家之一。傅氏192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任教于国学门,1934-1940年供职于故宫博物院古物馆,后长期任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虽然其研究领域偏重于博物馆学、方志学、档案学及古陶瓷等,但旧时代的博物馆专家大多有“博学君子”之风范,经眼既多,体悟亦深,师友交谊,也常以书画为主题,鉴定自然别有眼力。一句“真伪未可知也”,颇值得回味。当然,并没有直截了当提出是明清赝作,也没有确定是真迹。事实上,从1934年起,傅氏长期负责库房藏品及册簿。宋画作为清宫收藏之菁华,或多或少会引起注意。或许是意识到故宫博物院的册簿上已有《翎毛写生图》,甚至有过一眼之缘,才没有对大英博物馆藏本轻下结论吧。只是这则参观记,并没有引起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作品的图像流传和价值的再发现,则要归功于20世纪下半叶以傅申先生为代表的艺术史家们。

  此外,清宫旧藏的《写生翎毛图》,在1923年11月19日,由溥仪赏赐给溥杰,并携带出宫。杨仁恺先生在《国宝沉浮录》中指出“为绢本重彩工笔花鸟卷,乃明清之间的苏州片子,技法欠佳,连一般的复制本也不如。”还提出“乃明人赝作,《西清劄记》误以为真迹,实乃苏州片子一类,无多少艺术价值。”

  至于台北故宫所藏《写生翎毛图》,亦出于清宫旧藏,著录于《石渠宝笈》。《故宫书画录》指出“疑伪”。可见清宫旧藏《写生翎毛图》不下二(或三)本,即便乾隆本人及他手下的诸多名臣,也是拿不准的,与《清明上河图》的情形倒是有些相似。

  还有一点,就是从科技手段鉴定的可能,如绢的结构,又如肉眼不可见的修补及涂抹痕迹,从而揭示出其流传过程中的变化。William Bateson及其夫人Beatrice Bateson得到作品的记述,大英博物馆的馆务档案及工作人员的手记等,也可能成为重要的追索资料。只是近代史料确实浩如烟海,资料的积累难以一蹴而就,即便当下的网络资源愈发丰富,但尚未实现数字化的文献仍然相当庞大,若从跨语种文献的角度考虑,这一数字更加难以估量。在此也只是就断篇残简,略加论述,或供资鉴。


美术报 鉴藏 00034 宋徽宗《写生翎毛图》
鉴定别论
2020-06-20 美术报2020-06-2000016 2 2020年06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