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聚焦

文章导航

妙合神形

——国博举办明清肖像画展

  本报讯 玺明 “妙合神形——明清肖像画展”于7月1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共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五十余件(套)展品,从不同方面展示明清肖像画的历史、文献与美学价值。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数量浩大、题材丰富、形式各异的明清肖像画作品,然而以前从未作为专题展出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此,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在《关于新时代博物馆事业的若干思考》中强调:“要把深藏在库房中从未展出沉睡多年的藏品唤醒,分主题、成系列、成规模、有计划地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展览,大幅提高博物馆藏展比例,争取将藏品占比提高到10%甚至20%,打造展览品牌,让更多的优质精品展览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本次展览的策展团队,经过长时间的学术研究,精心策划了此次展览。展览中的明清肖像画全部是深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库房沉睡多年从未展出过的作品。

  明清肖像画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收藏特色之一,其馆藏数量多至近千件。肖像画是中国画门类中最为古老的一个画科。因其侧重人物面貌的描写,故又称之为写真画、传神、写照、传写等。最早自上古至西汉便出现肖像画的雏形,从六朝到唐宋,形成了肖像画的成熟时期。到了明清两代,肖像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独立时期。这一时期的肖像画,写实和写意兼具,宫廷与民间并行,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期。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与社会思潮多元的大背景之下,肖像画不再是宫廷权贵与上层社会人物的专享,庶民人物也成为肖像画的主角。除宫廷画师专绘帝后、功臣、历代明贤肖像画外,应民间日渐增长的肖像画制作之需求,大量的民间肖像画家应运而生,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职业画家。到明末清初,涌现出晚明“波臣派”代表画家曾鲸、康熙时期宫廷画师禹之鼎和顾见龙。清代中后期,则出现了以费丹旭、改琦为代表的肖像画名家。他们和民间肖像画家一道,共同促进了明清肖像画的繁盛。肖像画若按类型,可分为宫廷肖像画、历史人物、文人肖像画和民间肖像画等几类。宫廷肖像画主要包括历代帝王、后妃御容,用以供奉、祭祀、瞻仰;记录并展现帝王形象及生活情态;历史人物肖像画包括历代圣君贤臣像、纪功颂德的功臣像,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文人肖像画表现文人个性与精神,或由他人来绘,或由像主自绘,以表现文人情趣的行乐图和雅集图为主;民间肖像画多以表现先辈音容笑貌的容像为主,具有祭祀、纪念的功能。

  此次展览主要以四个单元来展示明清肖像画的概貌,借此,既可略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肖像画特色,亦可了解明清时期肖像画的嬗变与演进历程。

  第一单元为帝王·皇族。帝王和皇族成员在明清肖像画中占重要部分。帝王御容,大多为正面形象,形象威严,着朝服,在肖像画中举足轻重,甚至出现同一个人在同一时期有多种不同版本的肖像画。

  第二单元为雅集·行乐。雅集和行乐是明清时期文人肖像的重要表现形式。雅集图既有兰亭修褉、西园雅集、玉山雅集、杏园雅集等历史上著名的文人雅聚,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文人自发聚会。他们均为文人群像,是将众多文人置于林泉高致或宴游玩赏之中,烘托出群体性的文人雅趣。

  第三单元为名臣·名士·闺秀 。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名臣和名士都在明清肖像画中占据重要分量。名臣、名士肖像,既有朝服,也有便装;既有端庄的正面像,亦有随意的行迹图,具有膜拜、瞻仰与纪念的意义。

  闺秀是明清肖像画的另一组成部分,其形象“不贵工致娇艳,贵在于淡雅清秀”,且侧重于艺术渲染,具有观赏与娱乐性功能。

  第四单元为学者像传。清代学者和历代文苑像传是国博肖像画藏品的重要特色。《清代学者像传》曾经出版过单色影印本,历代文苑像传则极少露面。两种像传是由文史学者和书画鉴藏家叶恭绰(1881—1968)家族捐赠。

  总之,在明清肖像画中,“形似”的艺术理念被发挥到极致。在实用性的社会功能大行其道的明清肖像画中,他们侧重的是“以形写形”,是“形似”。这种写实、重形的创作理念是明清时期绝大多数职业画家的价值取向,也是他们适应受众需求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在肖像画中,我们不仅能看到画风与审美趋向的嬗变,更能看到服饰、礼制、官制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特色。透过这个展览,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明清肖像画的艺术特征与文化背景的递变,从而对明清时期以人物肖像为主导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洞悉与解读。

  从这些肖像画中,亦可看出明清时期肖像画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进程,从而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美术报 聚焦 00002 妙合神形 2020-07-25 21150426 2 2020年07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