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书法

徐庆华巨书“北外滩”

  本报上海讯 记者 蔡树农 通讯员 李磊 被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率先报道,由上海虹口区委宣传部、北外滩开发办、虹口区档案局等单位组织的“我爱北外滩”创作活动,9月28日在上海白玉兰广场停机坪上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视觉艺术家徐庆华现场创作了两件巨幅狂草作品,展示虹口北外滩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成就。

  白玉兰广场地处虹口区,高度320米,为浦西之巅,与浦东陆家嘴的东方明珠、上海中心等优秀建筑交相辉映。在白玉兰广场停机坪创作巨幅书法大字——我爱北外滩,是徐庆华准备多时的一次“大书特书”计划,因为疫情原因多次延后,国内多家书法专业媒体一直紧密关注。

  当天下午三点半,徐庆华首先克服高空风力阻碍,舞动巨笔挥洒了“我爱北外滩”五个大字,长23米,宽9.5米,计218.5平米;接着用狂草演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词和《望岳》诗,大小为18米见方,计324平米;两件作品共计542.5平米。

  徐庆华说:“我在北外滩生活了五十多年,见证和亲历了这里的变化。如今北外滩成为经济的热土、文化的热土,与外滩、陆家嘴共成三足鼎立之势,这让我感到无比自豪,所以用‘我爱北外滩’五个大字表达内心的欢喜赞叹。”

  两千多年来,笔墨书写一直是中国人传承文化和思想的主要方式,从传文记事的书写发展成为表意抒情的书法,其精神意蕴与视觉形态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审美体系。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书法创作的视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袖藏轴携的作品已经不足以填充巨大的建筑空间,于是大型书法应运而生。

  徐庆华的创作可以说是大型书法的再一次升级,在这里空间载体是开放的公共广场,书写成为表演和事件。书写从面向纸面的掌控者成为浸入纸体的生成者。

  徐庆华推动书法进入一个新的创作领域,在一个远远超出单向视野的平面中纵横捭阖,与其说是写字不如说是用生命与空间的极限搏击。

  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王立翔说:“庆华先生在书法的当代性和多样性方面做出了持续的努力;这次国庆节前夕在特定环境下的巨幅创作,更让其作品及书写的内容灌注了时代精神。这种锲而不舍的追求令人钦佩,专业媒体要加强关注!”

  徐庆华受过学院式严格训练及观念洗礼,是古典书法阵营中最具现代意识的艺术家之一。

  他在深耕传统书画篆刻的同时,放眼全球,视野开阔,对抽象绘画和当代艺术亦深入研究,长期致力于书画印的现代转型与当代表现的探索革新。古典艺术的表现手法与现代美学理念被充分而全面地运用到他的各类创作之中,在不断吸收与融合的过程中,徐庆华找到了最符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尤其是大字现场创作,王冬龄与他已成为书法界瞩目的“明星”,为当代大字书写技巧作出多层面的积极贡献,是继承古代摩崖巨制书法的好样板。


美术报 书法 00010 徐庆华巨书“北外滩” 2020-10-10 21464209 2 2020年10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