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墙绘的审美思考
■孔繁明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乡居环境美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无论是刷白墙,还是乡村墙绘,其目的都在力图改变乡村民居老旧的视觉形象,用富有美感与时代气息的元素更新村容村貌。墙绘已经成为当下许多地方美化农村环境、强化宣传工作的普遍选择。然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兴起的这波墙绘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对此进行冷静思考,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进。
在一些地方,随处可见的墙绘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成了有违美化初衷的过度装饰,而事实上这些村庄并非是要以墙绘作为其地方特色的。过多的墙绘不但会影响墙体和建筑物本身的质态之美,并且容易造成其与乡村环境的不协调,还会浪费宝贵的人力财力。在环境营造与美化时,一定要讲究“留白”的艺术,所谓的“让每一面墙壁说话”,其实是对墙面装饰的一种误导,无视与破坏洁净墙面的本体之美,在墙面上布满说教图文的做法是并不可取的。试想如果在那些著名景点的古代传统建筑物上画些花里胡哨的墙绘,难道不是一种煞风景的做法吗?同理,普通民居白墙黛瓦的素朴之美,也不要被墙绘的过度装饰而遮蔽。
乡村墙绘要选取适当的地点与墙面,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谐,尊重民居主人的意愿。墙绘不在于多,在于制作精良、品位不俗、富有特色。粗制滥造、随意涂抹的乡村墙绘,非但不能美化乡居环境,反而有可能变成一种新的视觉污染。这就需要基层领导和墙绘的设计制作者对乡村墙绘有充分的认识,做好统筹规划与整体设计,而不是看到别人搞,就一味效仿,草率行事。一定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考虑到制作成本,选择适合的形式,注意墙绘的适时维护与更新。
一些乡村墙绘艺术价值有待提高。同为墙绘,乡村室外墙绘和城市墙绘、室内墙绘,所展陈的环境与观看的受众是有所不同的。作为一种公共图像的乡村墙绘,形式与内容要为村民们所喜闻乐见,需从题材的选择、艺术性、时代性等方面,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墙绘并非将布面绘画或纸质绘画放大复制到墙面上那么简单,墙绘的基底、画材、画面的风格等,都有其不同于其他绘画类别的专业特点。墙绘的展示方式与场所以及主要受众对象,使其在美术文化传播方面具有独特意义。这就要求设计制作乡村墙绘的美术工作者们,既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对墙绘所处的村居整体环境,以及地方特色、社情民意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与了解。乡村墙绘相对于其他绘画而言,作画者所处的工作空间与背景改变了,相关的观念也要有所转变,才能使自己的墙绘作品真正成为乡村文化的一道美丽风景,以优秀的美术创作引导人们的审美,让与墙绘朝夕相对的广大村民感受到艺术之美。
虽然乡村墙绘需要突出它的宣传功能,但也有部分作品毫无美感而为乡村审美添堵。乡村墙绘应该具有审美引领,文化传播的社会担当,要防止标语式的空泛无力,当今这个时代,宣传的媒介非常丰富多样,过多的墙面宣传已非必要。
风格单一,形式内容雷同是乡村墙绘普遍存在的弊病,这容易造成人们的审美疲劳,难以突出乡村文化建设的地方特色,就像许多地方的刷白墙,确实是美化村容村貌的有效举措,但一刀切地刷白墙却也破坏了一些地方原有的村居特色。所谓墙绘的特色与个性一是指题材与内容要有一定的创意,避免过多的雷同。二要能反映这个地方的区域文化和生态特点。优秀的墙绘应该能够产生基于地方文化的凝聚力,从而以此助力乡村文化的系统建设。
在充分肯定乡村墙绘美化环境的同时,不宜盲目夸大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更不能做成表面文章和虚饰形式。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对村居环境、自然生态的常态化管理,还有必要重视提高村民的审美素养,因为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对他的生活状态会有较大的影响,如果一个普通村民也能以审美的眼光去考量他所生存的环境,环境美化就会变成一种自觉,家前屋后栽种的花草树木,甚至每家的菜地都可以成为美丽风景。农村基层领导更要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乡村建设,主动邀约美术家们为此建言献策。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也为美术家们提供了施展自身才能的广阔天地,贴近生活、彰显大美的创作会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