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画家的个案研究力作
评《北宋画家李公麟》
■张国琳
北宋画家李公麟(1040—1106),舒州(今安徽桐城)人,字伯时,出身名门,自幼好古善鉴、长于诗文,与王安石、苏轼、米芾、黄庭坚为至交。官至朝奉郎,告老后居家乡龙眠山,号龙眠居士。一作画无数,人物、史实、释道、士女、山水、鞍马、走兽、花鸟无所不能,集诸家之长大胆创新,自成一家。传世作品有《五马图》卷(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临韦偃牧放图》卷、《维摩演教图》(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莲社图》轴(南宋摹本,藏南京博物院)以及《赤壁图》《蜀川胜概图》(美国)等。李公麟作为北宋时期一位颇具影响的名士,绘画尤其擅长白描,李公麟笔下“扫去粉黛、淡毫轻墨、高雅超逸的白描画,被后人称为”天下绝艺”。
国内外研究李公麟的学者与文章可谓灿若星辰,但系统地介绍李公麟的专著,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宋志发《北宋画家李公麟》一书可谓代表作之一。宋志发1985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县城从事考古工作。以30年恒志与坚韧毅力,完成关于李公麟研究的鸿篇巨制,是宋代美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专著对李公麟的家世上溯到南唐先主李昪到其父李虚的仕宦经历,下对其后代子孙血脉一直探究至当今。尤其对李公麟本人30年的仕宦经历,从熙宁三年(1070)考取进士,初任南康建昌县尉,熙宁七年(1074)前后任京郊畿县长垣县尉,元丰中为无为司户参军、泗州录事参军,元丰六年(1083)由陆佃推荐为中书门下省删定官,以及元祐二年(1087)秋闱担任考试官,元祐三年(1088)春闱担任考校官,到绍圣元年(1094)任检法御史,直至元符三年(1100)以朝奉郎(正七品)致仕回舒城,做了比较详尽的考述。对其绘画经历,从少年时期临摹家藏的历代名画开始,早期创作的《姑射仙像》《骑牛图》等,到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其绘《王荆公骑驴图》,熙宁十年(1077)临摹阎立本《诸夷朝贡图》,元丰三年(1080)为其堂弟李冲元绘《莲社图》,元丰五年(1082)为米芾绘《山阴图》,为京洮安汾叟赴辟临洮幕府绘《阳关图》,元丰六年(1083)奉宋神宗敕令临摹《韦偃牧放图》,元祐五年(1090)绘《五马图》等,有关李公麟画作的年代基本都给予考释。对李公麟“仕宦居京师十年,不游权贵门”的高洁人品给予高度评价,对他创造性地发展、开拓白描画种的艺术表现力,作为一位在中国绘画史上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的历史地位、包括他的文学与诗歌以及金石考古学方面的历史贡献,都给予认真剖析。同时,对李公麟与苏轼、与黄庭坚之间的个人交往与家族渊源关系也进行了梳理,为宋代美术史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和较为详尽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