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墨思考//
◆皮道坚(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广东美术馆“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学术委员会委员)
其实水墨只是一个契机,对本土艺术的民族身份、传统文脉的关注是出现在所有艺术类型中的共同现象。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伴随着知识界对于全球化的思考,人们开始考察欧洲和美国以外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不同发展轨迹,反思是否有“另一些现代性”(another modernities)存在。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界和艺术界也在思考如何定义“当代性”,如何使众多有着优秀传统文脉的本土性文化诉求重新获得新的文化位置。这些年,无论是在国家体制内的展览,还是在民间先锋意识较鲜明的展览中,都不难发现一种对“中国传统文脉”或“当代中国精神”的论述与追求。与此相关的思考则是,全球化的价值体系基准何在?以及,同一的经济全球化是否还为文化多元性保留着可能性?显而易见,在这样智识语境中,广东艺术的那种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基因非但不会成为本土艺术发展的阻碍,反而为多元化的艺术创新提供了极为肥沃的土壤。
我曾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系统分为传统派、学院派与实验派,其实在今天整个中国艺术的舞台上都可以看到这三种创作倾向或路径,它们形成一个互补共荣的充满张力的有弹性的结构。传统派主张回望传统、回归古典,联系传统文脉,传承本土文化精神;实验派注重当下感受和体验,维护个人之独立性以强调艺术家的知识分子立场,因而往往与各种类型的现代艺术、前卫艺术互有交涉,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部分。居间的学院派则广泛联系中外古今,四通八达吸收、传递、输送各种文化资源,并力图以现代化而非西方化的方式,进行当下的文化创造。
◆卢缓(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艺委会副秘书长、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副馆长)
创新型水墨艺术和传统中国绘画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基于当代艺术观念的研究和触发来进行的观念溯源,后者的创作创新则还原于对中国绘画的边界认识,因此新技术支持下的一些水墨实验并非中国画的延续,两者并非互相取代的关系,而是两个平行的语境。“我们或许可以从技术上用一些更新的手段对中国绘画进行推进和创新,但在对中国绘画的认知观念和传达上,我希望它更多地能够还原到或者回归到我们所认知的对于中国绘画的整体命题和研究中去。”
◆马艳(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研究生毕业)
以“水墨”这个点,将艺术家的创作焦点放在水墨性和绘画性上讨论,既关注对话又呈现出对话中的差异。是什么推演出水墨实践的这些差异,在图像背后呈现出来的视觉是观念、思想的草图,城市文化还是教育机制的表征?墨相视觉语言表现形式的多元化,表达边界在对话中能否生成一些有效的讨论?以及水墨和个体、语境和范式、观念和表达的讨论是展览预设的起点,也是我们的一个态度。无论我们称谓的“新国画”还是“新水墨”,除了笔墨和造型,绘画语言和视觉感受外,学术概念里面是否还要建构一个“当代性的问题”,包括从观念生成、形式语言到阐释方式都自成的语系等。如何寻找自身的创作观念和方法、视觉形态、文化立场、价值坐标与精神依托,或许是所有游离在传统与当代两极之间的水墨艺术家所必须自我追问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