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格调

文章导航

莫兰迪之风吹到了哪里?

生活中的艺术:莫兰迪美学的多元应用

  静谧的、柔和的、舒缓的,当我们谈到莫兰迪,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样的印象。意大利艺术大师乔治·莫兰迪,以他独特的色彩体系长久地吸引着后世的人们,并且被各个领域广泛参考和应用,一直是久盛不衰的经典。低饱和度、低明度的温柔色调,仿佛蒙着一层偏灰的轻纱,不够明艳、不事张扬,但有着自成一派的和谐美感,常常与高级、气质相联系。

  如今,许多室内家居设计中会使用莫兰迪配色,也能够营造出一种淡泊而清新的氛围。木质的桌椅、浅灰的沙发、淡绿的墙壁,这些元素协调地搭配在一起,传达出宁静的情绪。生活在其间,仿佛能够感受到平和中带有几分暖意。

  在其作品中最多的就是各类瓶瓶罐罐,他酷爱绘制静物,甚至因此而获称“瓶子画家”。他收集各种形状的器皿,并且花费很长时间摆出一组静物组合,决定满意的桌布颜色和物品位置。他用独特画风呈现这些器皿的色彩,而画面上这种色彩成为后来的流行趋势,常见于各类生活用品、装饰摆件。一组色彩温和、造型各异的花瓶,盛一束安静的花,家里的小角落也可以化身静物台。

  许多设计师以莫兰迪的作品为灵感,创作出一系列既突显其鲜明风格、又具备个人独特亮点的设计作品。意大利西西里设计师奥斯卡·皮克洛(Oscar Piccolo)受到其启发,设计了包括雕塑、家具、灯具和静物在内的系列作品。像莫兰迪一样,皮克洛认为花瓶和碗并非仅是储存的容器,而是通过形状和材料来考虑它们的存在。同样来自意大利的设计师索尼娅·佩德拉兹尼(Sonia Pedrazzini),重新利用莫兰迪的诗学和构图方法论,推出一系列致敬大师的静物设计。透过瑞典摄影师卡塔琳娜·迪莱瓦(Katarina Di levas)的镜头,小陶瓷花瓶和各类植物和谐地构成了犹如油画般的场景。

  莫兰迪之风也吹到了文具界。从前,荧光笔、便利贴、标签纸等文具大多只有普通的几种颜色,设计只注重功能性;但随着时代发展,大众需求逐渐丰富,文具种类增多,款式和颜色也在不断创新。莫兰迪色系的本册、彩笔、便签和纸胶带,成为许多人学习办公的爱用文具,既实用又美观。不少手帐玩家,巧妙地使用莫兰迪色的素材,在纸张上进行拼贴涂画,用美丽协调的色彩记录下生活点滴。还有出版社推出了莫兰迪周边台历,文艺气息扑面而来。

  “莫式”色彩在服饰中的运用时尚高级,且不拘泥于风格和材质。华丽的礼服,柔美的长裙,简约的衬衫和裤子;顺滑的丝绸、清爽的纯棉、厚实的毛绒……因其低调内敛又和谐统一,穿搭的适配度和包容性都很高。不论是在办公室,亦或是周末休闲时光,温和沉静的莫兰迪色系服装配饰都能轻松融入。

  几年前,电视剧《延禧攻略》的风靡带动了剧中大量使用的莫兰迪色成为热点,其中的服饰和场景被称赞用色沉稳典雅。实际上,莫兰迪色在影视剧中的应用并不少见,而且早已有之。伍迪·艾伦(Woody Allen)导演的《蓝色茉莉》,凭借此片获得奥斯卡影后的凯特·布兰切特,在片中总是穿着雾蓝、奶白、卡其等颜色的雅致服饰,在落魄的处境中努力伪装出贵妇的优雅,充分贴合了角色的性格与境遇。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导演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中低饱和度而富有层次感的配色令人印象深刻,复古的粉色建筑中发生着浪漫故事,更与结尾的忧郁伤感形成鲜明对比,余韵悠长。

  莫兰迪本人可能也未曾想到,自己的创作与思考不仅留存在艺术史,而且以如此多样的形式深入人心。由此可见,艺术不仅存在于展馆画廊的陈列中、美院课程的教学中,也同样存在于人们的生活,融入日常起居的各方各面。艺术并不孤立,而是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一部分,以千姿百态的形式,照耀着每一个人。


美术报 格调 00019 莫兰迪之风吹到了哪里? 2022-07-16 美术报2022-07-1600010 2 2022年07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