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浅予《印度婆罗多舞》
■张国樟
叶浅予(1907.3.31-1995.5.8),原名叶纶绮,笔名初萌、性天等,浙江桐庐人,从事国画教育,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擅人物、花鸟、插图、速写等,笔墨顿挫自如,豪放爽朗,形象生动传神,风格独具,成就显著,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院教授。擅人物、花鸟、插图、速写等。曾为茅盾小说《子夜》、老舍剧本《茶馆》等书插图,出版个人画集多种。创作长篇漫画《王先生》、《小陈留京外史》、组画《天堂记》等,著有《画余记画》和《十年恶梦录》 。
叶浅予在观看印度婆罗多舞时候,瞬间抓取了其中的一个经典动作,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张作品。
叶浅予为什么会去印度了?画家的成就是很有偶然性的,比如黄宾虹、傅抱石、齐白石、陆俨少等。叶浅予先生也是如此,正是这次偶然的印度之行,改变了他的画风。
1943年应当时的驻华美军司令史迪威将军之邀,叶浅予先生以战地记者的名义前往印度兰伽中美训练营考察。印度4个月的采风游历期间,他饱游佛国伽蓝宝刹,感悟异域风土人情,拜谒诗翁泰戈尔墓。尤其是印度民族的舞蹈风尚,不拘场合随时随地应节而舞,音调婉转的歌声、节拍铿锵的舞蹈、沉稳舒展的身姿随处可见,这让叶浅予心醉神迷。这次的游历还有一个契机,那就是叶浅予看到了阿旃陀石窟寺院壁画,其中的诗意氛围、乐感旋律、古朴的设色和典雅的造型,给了他更加直接的启发,使他用中国绘画表现舞蹈人物的艺术构想更加成熟和自信。这次游历积累的一大批印度舞蹈速写,也成为叶浅予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到新时期艺术创作取材的宝库。
回国之后,叶浅予在重庆嘉陵江边的北碚温泉居所内,用借到的一扇门板铺上军毯当做画板,缺少中国画颜料,他就用从印度带来的水彩画颜料,在贵州皮纸上把印度之旅的所见所想全画了出来。40年代,叶浅予离开漫画,走向国画。第一批作品便是他访问印度归来所作的印度舞画。他通过敏锐的追踪、捕捉、提炼、精选,以他心、手、眼协调一致的独到功力,刻画了众多神形兼备的 艺术形象,显示了超凡的艺术造诣。由于他在速写上的长期积累,形成了塑造人物形象的独特风格,当他转向中国画时,便得心应手,卓成一家面貌。
1944年5月,叶浅予的第一批国画作品“印度画展”在重庆中印协会展出,往观者络绎不绝。1945年叶浅予客居张大千家中两月,期间两人切磋交流绘事,叶浅予在张大千处得睹其所摹晋唐时期的中国传统佛教敦煌壁画,使他更加深刻地领略到传统艺术的魅力。这对其舞蹈人物画探索大有裨益。叶浅予曾在回忆录中写道:“大千作画喜欢有人在旁闲谈,客人常来常往,作画不怕干扰;没有客人时,自有学生在旁看画问答。我来之后,因为是朋友,所以并无拘束,连续在他画案旁站了一个多月,学到了不少手上的功夫。比如用笔用墨之法,层层着色之法,重复勾线之法,衬底路染之法,在心领神会之后,用到自己的人物造型中去,获得不少益处。有时我关起门来画我的印度舞蹈人物,请大千指点,大千却反过来借用我的画稿,用他自己的敦煌造型方法,画成大千式的印度舞蹈人物,并且题上字句,说明画稿来源,无疑是对我的鼓励。”
叶浅予是自学成才。他的感悟能力很强。他20世纪40年代所画的印度舞,设色凝重,线条工细,有壁画风。从用色、用线、造型方面来看,画家明显受中、印两国壁画的影响。天竺佛国的城市、乡村处处皆闻铿锵的手鼓节拍和如泣如诉的歌声,印度少女披上彩色纱丽,佩戴明亮的银环,徐徐抛撒花瓣,那纤弱袅娜的指腕,典雅庄重的舞步,使画家如痴如醉。显然,这是他从印度阿旃陀石窟寺院壁画群联想到中国丝路的敦煌壁画上飘逸旋转的乐伎和石青底色中临风飘翔的飞天形象的灵感升华。
婆罗多舞是最具代表的印度古典舞,为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观众完全可以通过舞者的手势、眼睛、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音乐节拍的快慢来读懂舞者所要叙述和表达的思想、情绪和故事。婆罗多舞蹈服饰非常精致讲究,常被视作是用金子制成的服饰,非常华丽,从这张作品中我们可以得知。婆罗多舞演员用颈部、嘴、眼睛、双手及身体其他各部分的动作和表情,自如地表现各种思想。婆罗多舞蹈刚劲有力,动作幅度大。此幅作品是叶浅予先生1962年重制的一幅画作。舞者佩戴印度传统头饰衣服,表情丰富,舞蹈动作舒展优美。背景空无一物,更加突出了舞者的主题,虚实相生,简洁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