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然成长
如何与教育干预平衡
——读《形与心·儿童的生命觉醒》
■尹少淳
李力加的儿童美术教育理论,一直在触及儿童的生命和人的发展。在他的眼中,儿童的美术学习体验实际上是儿童对生命的一种体验。在这本书中,力加将形与心联系在一起,实际是将儿童的美术发展与儿童的心智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儿童美术是心的结果,心的运动导致了儿童美术的产生。两者互为支撑,相互成长。由此也引出了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问题。
儿童美术教育价值
我们为什么要让儿童学美术?为什么家长要支持儿童学美术?学校为什么要开美术课程?为什么校外美术机构如雨后春笋,蔚然大观?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应该从价值分析和判断出发。价值是人与物构成的需要关系。人有某种需要,而外物和他人能够满足我们这种需要,价值关系随即产生。一旦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一件事情的价值,人们才会做这件事情。其价值越大,人们越可能投入做这件事情。人类主观上不会去做毫无价值的事情。但凡愿意去做,就说明这件事情本身能够满足我们人的需要。
对美术学习的投入恰恰说明我们有着学习美术的需要,因为学习美术能够满足我们的某种价值。不同的人,对美术教育的价值认识是不同的。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美术是儿童心理的外化痕迹,由此可以判断儿童的心理状态。教育学者把儿童美术看成是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能够推进儿童心智的正常发展。美术理论家以儿童美术研究,由此研究美术的发生,早期社会和民间美术的相似性。美术家把儿童美术当作一种风格,以此作为参照,突出自己的艺术个性和风格。在诸多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选项中,我一直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促进儿童的发展。
从儿童美术研究的发展历程看,以往成人社会并不重视儿童美术。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我们很少见到关于儿童美术的记载和文献。即使有,也是碎片式的。譬如,苏东坡的“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以及“涂鸦”的概念。西方文明中,直到19世纪末在欧洲出现了儿童研究运动,儿童美术才正式进入学者们的视野,其价值突然被重视起来了。学者们开始用实证的方法收集大量的儿童绘画作品,进行分析、比较,随即提出了儿童美术发展的不同分期理论,影响了以后的美术教学。人类学家和艺术史家也通过对儿童美术的观察来研究艺术发生学的问题,所谓“复演说”就是当时提出来的。
儿童美术无处不在
事实上,儿童美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是儿童成长的陪伴物,体现出促进儿童发展的积极价值。在充分认识了美术教育的价值之后,应该如何更好地实现这种价值是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力加的书中,他选择了客观与主观两个象征物,一个是形,一个是心。他对形给予了充分强调,用具有形式感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形的认识:形是儿童参与美术活动过程与自己内心意图反复纠结的一道坎。形是每个儿童能否对美术活动持续保有兴趣征程上的一座大山。形是美术造型表现中需要儿童自主认识把握解释的学科元素。形是儿童用于重构生命力量表达主题思想的痕迹、符号、样态。这一表述是契合美术和美术教育本质的。
美术正是一种造“形”活动。中国古代先贤智慧感悟及此,《尔雅》有云:“画,形也。”干净利落,直指本质。相比之下,心更为复杂。它跟感官有关,跟思维有关,跟情感有关,跟兴趣有关,而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正是形与心的关系构成了儿童美术的基本架构。他们彼此支持,携手成长。对形的感受、欣赏、理解和创造直接影响到心的成长。心的成长又反过来影响对形的感受、理解和创造。在不否认形的重要基础上,作为普通教育的一部分,更强调形对心的促益。在当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这被称为育人导向的儿童美术教育。力加在书中提出了他的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观念:美术活动中,儿童生命自然生长与恰当教育干预之间的平衡。几乎所有美术教育的问题都是以此演绎开的,并在这个过程中展示出种种的精彩。在这本书里力加回答了许多读者们关心的美术教育的问题,诸如核心素养问题,“三维目标”问题,儿童视觉思维的问题,儿童美术转型期的问题,水墨教学和民间美术的问题,单元课的设计与实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