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如何扎根乡土
浙江省体艺教师首次同台教研
■本报记者 黄俊娴 通讯员 林素伢 张小芳
5月18日至19日,“浙江教研七十年”系列活动——浙江省乡村学校体艺教师风采展示活动在丽水市缙云县举行。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办,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协办,缙云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缙云县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缙云县坑沿小学、缙云县章村小学承办。来自浙江省各地市的音体美教研员、校长及乡村骨干教师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综合部主任方凌雁,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幼部副主任、省中小学美术教研员冷莹,省中小学体育教研员余立峰,省中小学音乐教研员杜宏斌,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书记、市美术教研员林维山,缙云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章建升。章建升局长致开幕词。张丰对本次活动的主旨进行了阐述,他表示这是浙江省体艺学科首次联合开展的教研活动,是落实和响应国家教育计划共同富裕的重要行动。他认为体艺学科具有共性,体艺教育能够促进孩子们的快乐成长,给予孩子们精神的激励,这次活动具有深刻意义和价值。
乡村孩子的体艺课怎么上
缙云县第二实验小学周瑛带来了《父老乡亲》一课。她基于乡村孩子生活情感选题,结合学校水墨特色展开水墨人物教学。通过任务分解、探究笔墨语言和人物个性特征分析,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三个环节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的深度学习。周老师舍弃了传统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示范环节,让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体验中获得理解,唤起了学生在笔墨表现中的童趣。浙江省美术教学活动评审一等奖获得者,杭州市富阳区受降小学练倩宇对周瑛的课进行点评。她认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孩子们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整节课基于美术学科实践化解难点,是一节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美术课。
嘉兴市实验小学宋婧嘉执教《月下踏歌》一课,通过引导学生在参与聆听、模仿、学唱、合作等实践活动中,感知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层层递进,教学内容丰富充实,律动和歌声贯穿始终。从教学目标到教学环节的落实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彝族音乐文化的特点、体验彝族音乐的魅力。嘉兴市南湖区音乐教研员俞加平认为,这节课紧紧围绕着“至情至美”的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在体态律动当中融入至情之美,丰富感性体验。整个教学环节师生配合默契,欢快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
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李杰尔带来了《篮球的多种形式传接球练习方法3:三传一抢》一课。嘉兴市体育教研员赵明认为在这一节体育课当中,李老师尝试用结构化的方式来处理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整个课堂当中有完整的过程体验。
“乡村体育、美育振兴大家谈”为主题的沙龙交流活动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小学美术教研员冷莹主持。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小学体育教研员余立峰,缙云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陈毅力,缙云县章村小学校长马鑫飞,家长代表、致朴基金会负责人骆筱红,慈溪市周巷镇精忠小学陈灵参加沙龙活动。他们从美育课程落地谈到美育实践心得,从跨学科的美育教学谈到教育的本质,从乡村美育实践的困境谈到乡土美育资源的优势,每位嘉宾发表个人深刻的见解。最后,余立峰从不同层面,给出了合理的建议,指明了乡村教育发展路径。
“寻美”路上有何经验
5月19日上午,活动分为音乐、体育、美术三个会场,分别在缙云县章村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坑沿小学开展。
举办美术分会场缙云县坑沿小学是一所小而精致的美术特色学校。校园里的角角落落都充满着艺术的气息,到处展示着孩子们稚拙却生动的美术作品。孩子们为远到而来的客人们表演了她们的特色才艺“空竹”,穿着自己设计制作的服装进行走秀表演,并声情并茂地给参加活动的老师们介绍学校的特色与创意作品。
坑沿小学校长梅宇翔介绍了学校概况。美术教师田建分享了她创立的“麻里奥”美术特色工作坊从缘起到成果展示的心路历程。围绕乡村美育的实践研究,五位来自不同地市区的教研员与乡村美术教师代表分享交流了他们在“寻美”路上的经验与心得,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美育发展的新观点、新方式。
仙居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美术教研员李雄伟作题为《以美润心:五育融合视域的乡村学校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探索》报告,分享了课程开发的经验与思考。李老师“建设1+x大于n”的五育融合校本课程,奏起美术学科的交响乐,促进乡村孩子幸福成长。
缙云县兼职美术教研员潘珣分享主题为《抱团孵化:乡村学校美术工作坊的新样态》。她从乡村美育特色工作坊的架构与运作方法展开阐述,并就如何提炼出一套助推乡村学校美术课程创新孵化、助领教师特色化专业成长、助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创建多个乡村美术特色示范基地等孵化方法进行经验分享。
永康大司巷小学施文韬就如何开展《1+X模式赋能永康乡村美育》做了讲解。施老师提出,1+x的乡村美育振兴计划,即以团队融合为杠杆,以乡村教师作用于乡村美育振兴,以美育项目打破旧有的乡村教师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衢州市衢江区安仁小学王琪分享了《扎根乡土育美,厚植四时育情》。介绍了以春种细语、夏长欢歌、秋收乐曲、冬藏蓄势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主要表现对象,展现了四时之趣的美育课堂。
杭州市临安区於潜中学万红亚作《“乡野·乡趣·乡情”——杭州市临安区乡村美育课程开发》报告。课程通过带领学生沉浸自然,去发现自然界各类物质、现象以及生命的“独特美感”,提升对自然趣味的敏感度,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同时创作新的“自然”形式运用到自己的生活。
冷莹认为在教育过程当中应该更加关注儿童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体验,弱化对作品的要求和期待,真实的、自信的就是最好的样子。她表示乡村美育未来有无限希望,只要我们能够扎根乡土,挖掘与利用好乡村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在美好的教育环境当中点燃孩子们心中艺术的火苗,唤起农村孩子对美的追求,一定可以让乡村的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也为乡村美育的未来打开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