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聚焦

让文物从库房中、展柜中、
图片中走出来

  在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浙江博物馆为观众带去独具特色的丰富的活动,“国宝墨影”拓印体验项目,由社教老师带领大家体验浙博国宝文物的纹样拓印,包括河姆渡文化象牙蝶形器上的“双鸟朝阳纹”、雷峰塔出土文物上的善财童子像和宋六陵遗址中出土瓦当的花卉纹。以浙博的特色馆藏文物为灵感,加上非遗技艺的体验环节,希望以一种更亲近、更直接的方式让观众了解浙博的文物风采、感受非遗的文化韵味,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公众的手里和心间发芽。

  浙江省博物馆开放与教育部职员曹若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主题定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在他看来,这个主题可以拆分为两个方面:“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自信自强”,这两个方面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文物保护利用”是途径和方法,“文化自信自强”是目的和意义。我们当前切实可做的就是重视文化遗产的存在和意义、加强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对博物馆里的、街头巷尾的还有散落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研究、宣传,将它们带到公众面前、带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让文物活起来”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些年来,浙博在这方面有什么新的探索呢?

  曹若琛介绍道:“我们相信‘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落脚点是使文物从库房中、展柜中、图片中‘走出来’,观众们能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些灿烂的文化遗产,让文物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一直以来,浙博都本着“以人为本、以心传承、以文化人、以物育人”的教育理念开展社会教育服务,创新教育活动形式。浙博近几年都在着重挖掘馆藏文物的内在价值,开展个性化、分类化、主题化的日常教育活动,针对各类人群创立8大类20个项目教育品牌,让文物赋能美好生活,将文化遗产与所有人群平等共享。同时,浙博还汇集一切可动员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加强馆校、馆企和馆社合作,与40多家社区、学校、部队等单位共建了特色教育基地,整合馆内外资源合作研发专题课程、编印《探秘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掌上浙博》等读本,还与杭州市天水小学、现代实验小学等浙江省内十余所学校建立常态化的馆校合作机制,开发《浙江一万年》《红船从“浙”里起航》《十里红妆》《文物话科学》等系列课程,配有专门研发制作的教具、教材、教学视频,让文物资源从“馆舍天地”走进社区、部队、企业、中小学校的“大千世界”。

  除此之外,还创新实践展教一体化模式,策划实施《红船从“浙”里起航》《宋韵千年——百馆联动展》两大精品展览,打破以往展览和教育活动分开进行的现状,将现场展览和延伸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展示文物文献、音频视频的同时,也通过互动式、沉浸式、可视化的教育体验项目,实现“灌输式”向“体验式”展出的转变。


美术报 聚焦 00004 让文物从库房中、展柜中、
图片中走出来
2023-06-17 美术报2023-06-1700011 2 2023年06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