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视点
3  4  
PDF 版
伊拉克现代艺术展震撼人心
艺坛纵横
达达艺术重聚巴黎
巴黎大王宫展示艺术世界的“忧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2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巴黎大王宫展示艺术世界的“忧郁”
  新华社 人类的第一丝愁绪,是怎样诞生的?忧伤的人儿,都有过怎样的面孔?那难以表述又无可排遣的“郁闷”,这几千年来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巴黎大王宫正在举行的一场艺术作品展或许能够解答上述问题。

  这一展览名为“忧郁——西方的天才与疯狂”,集中展示了从古希腊到当代250件表现“忧郁”的西方艺术作品,其中有古罗马的雕塑、中世纪的棺木画和装饰,也有西方各时期各流派的名家代表作和无名画家的作品,还有一些当代艺术作品。

  展览策划人、巴黎毕加索博物馆馆主让·克莱尔先生说,古往今来,忧郁者的肖像多是目光迷失的沉思者,但作品的细节和背景因时代而异,从“创造力的源泉”到“撒旦的诱惑”,忧郁本身及对忧郁现象的阐释都是社会变迁的写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忧郁是“神圣的疾病”,为天才发挥创造力和想像力打开了大门。因此,古希腊艺术作品塑造的忧郁者多为沉静、梦幻的形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想的光辉再度照耀欧洲,人们认为忧郁能使灵魂升华,直至“理解最高最深的事物”,忧郁者的形象也因此恢复并发扬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美好梦幻气质。到十八世纪,艺术家笔下的忧郁渐渐与疯狂和绝望相联。再后来的现代艺术家如挪威的表现主义大师蒙克,则倾向于运用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线条,表达战争和危机造成的焦虑和恐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历了30年的辉煌发展,忧郁的主题似乎淡出了艺术家的创作空间。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被医学定义的抑郁症成为西方社会的常见病,忧郁成为当代艺术热衷表现的题材。巴黎大王宫此次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当代忧郁人,是澳大利亚超写实雕塑家罗恩·米克2000年的作品《巨人》。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