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美育
3  4  
PDF 版
· 亟待完善的美术高考制度
· 培养敏锐的眼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亟待完善的美术高考制度
■刘树波
  聚焦美术高考的风景线,春风送暖、阳光普照之中免不了也有乍暖还寒、暗影显现。任何社会事物的作用都存在正与负两个方面,处在发展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负面因素往往是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从招考方式上看

  现行的高考制度是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美术类院校的招考方式近30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单一的考试标准作为衡量生源质量的尺度,在当时的历史阶段中确实发挥了公平、公正和公开的积极作用,是美术高考使那个年代的普通艺术学子看到了希望,是平等竞争让优秀者实现了上大学的理想,当时选拔的人才正是现今艺术教育、创作和设计等领域中的主导力量。

  时过境迁今非昔比,经济体制的变革同样改变了美术高考的整体环境,日趋纷繁复杂的文化、教育、艺术和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不可避免地使多年未变的招考方式陷入了被动的僵局,由此产生的各类纠葛和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

  如今考试所面对的考生,不再是表面上看到的单一个体,考生背后所属的社会阶层、经济水准和地域差别等难以平等的非学识能力因素,同时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着整体效应。比较极端的现象是一些有失公允的利益交换和背后运作,也渗透到原本高尚清正的美术高考环境中来。这些年来被媒体屡次曝光的美术类院校招考舞弊事件(本文在此不便指明具体案例),是考生担心、公众关注和有关方面无法回避的事实。究其原委,除体制弊端和腐败之风影响之外,招考方式自身的漏洞也是诱因之一。从部分院校多年来实行的单独组织美术高考专业加试上看,其中个别院校存在着人事调配和考务工作自成一统的格局。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育主管部门监督能不能到位;主考教师与考前培训班有无关联;判卷评分有无门派之见等一连串问题持质疑态度者相当普遍。

  笔者认为,如果能全面取消各个院校单独组织的美术高考专业加试,改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组织,招考工作与各院校之间相对分离。招考命题、评卷人员由大学、高中和教科研机构的美术教育专家共同组成,这样既可以避免招考权力过于集中,又能弥补知识结构断层和教育环节不连贯的缺陷。还应针对整改措施适时召开听证会,广泛征求教育界、艺术界和文化产业界等相关方面的意见,用开放、透明和多元的思路改革现行招考方式,也许能使平等竞争的原则在美术高考专业加试中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二、从考前培训上看

  由招考方式衍生出的考前培训,其负面影响更为直观,每到年末备考阶段,全国各地区美术考生中的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学艺志向较高者,不得不辗转车船奔波劳顿陆续赶往各大都市著名美术院校的周边地带,参加由这些院校的部分教师、在读大学生组织的考前培训班。

  在这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学艺圈子里,各种招生幌子诱人招牌若隐若现,冠以名师头衔的大小画室、艺坊沿街可见,为拉生源假做承诺者司空见惯,考生想找一个相对可靠的画班反倒困难。牟取暴利是大部分办班者的共同点,以北京较有名气的院校周边考前班为例,每月学费的数额少则2000元左右,一般在3000元以上,超过4000元也不新鲜。国家的美术高考制度在这个圈子里变成了淘金者致富的政策。

  对于考生来讲,3个月左右的考前培训在学费、生活费等方面的支出平均要超过15000元甚至更多,经济收入偏低的考生家庭承受起来可以说比较困难,考生在竞争起跑线上的前后位置居然取决于无法平衡的经济杠杆。大部分考前培训班都采用日以继夜的强化训练方式,也使对考生来讲至关重要的文化课学习暂且搁浅。超出正常负荷的身心压力令众多考生在临考之前已经疲惫难当、苦不堪言。

  对于美术院校中一些组织考前培训的教师而言,因为考生非常希望了解教师所在院校的招考内情、画风套路和应试特点,大学教师的职业身份成了招揽生意的闪亮卖点,慕名而来者自然不计其数,培训规模往往大于其他办班同行。如此繁重的校外第二职业,怎能不影响校内本职教学工作,这种主业、副业倒置的现象在部分美术院校中并不少见。专心于考前培训多年,辅导内容又相对简单浅显,其自身的学术修养和专业水平也容易受到相应的制约和局限,稍加留意一下公开出版发行并在市面上呈泛滥之势的美术高考辅导类书籍,便不难看出其中有些辅导者的绘画水平和思维层面还停留在怎样一个阶段。

  对于美术院校中那些参与考前培训的在读大学生来说,所学专业才刚刚起步,美术类课程一般需要占用半天或全天的完整时间,如果忙里偷闲跑出校园去辅导年龄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绘画水平差不了多少的师弟、师妹,使自己对绘画的理解范围又回到考前阶段,不断重复的应试技能显然不利于艺术学识的进一步提升。考生能从这些师兄、师姐那里获得多少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有益指导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此看来存在于校园周边的考前培训圈子,对美术院校的正常教学研工作和管理秩序,并没有多少正面作用,其负面影响倒该引起相关方面的足够重视。

  三、从考试内容上看

  目前大部分院校的美术高考专业加试内容以素描、色彩两个科目为主,速写从简或者不考,只有极少数院校还考设计基础和纯绘画类的油画、国画、创作等内容。考试内容的合理性在于能够考出应试者的整体素质水平,考试内容越少越容易产生片面性。

  首先,过少的考试科目不利于考生在个人艺术素质上的公平竞争。从内心里真正喜爱美术的考生,对于不同美术学科或全面或侧重自然有一种探求的本能,多学几项相关科目不但不是负担,反而更能满足求知的愿望,不同画种、画法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能起到加深领会和触类旁通的作用,多考几个科目更能体现出自身的整体素质水平。但是,对于不得以而为之或想借道登科者却相反,因禀性情致并不在于此,再加上半路出家底气不足必然困难重重,拈轻怕重,多考几个科目只能增加被淘汰的可能性。

  再有,只考素描、色彩和速写这些偏重客观表现的技法内容,不考略带主观创意性的设计构思、主题绘画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解性文字表述内容,致使考生在表象认知的方向上越走越远,忽略了用理性思辨的方式领悟艺术的文化本质和精神内涵。用现行的考试科目所能反映出的,主要是考生掌握写生或默写技法的熟练程度,技术性指标竟然成为了艺术能力的检测标准,而最能体现一个人美术素质的艺术感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等本质因素,却被排斥到了考试的边缘甚至被挤出了圈外。

  绘画风格的雷同、缺乏新意是目前各院校美术高考专业加试中的普遍现象,把单一的某种绘画风格当成考试标准是考生在应试中的认识误区,用近乎于标准化的方式学习艺术是美术高考专业加试引发的又一个负面效应。标准化原本是工业生产中控制产品质量的方式,通用配套和节约成本是它的基本属性,因易于操作和管理,在现代经济运营模式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倘若把批量生产的运行模式也搬到高等美术教育中来,恐怕培养结果只能是绘图员取代设计师,技术员取代艺术家。因为标准化体现的是共性因素的价值和作用,而最能体现艺术特征的个性因素却失去了依托的条件。

  由于考试判卷评分标准的单一,也制约了各类绘画工具的广泛使用,单一画种独占考场的局面不利于考生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从色彩考试科目上看,除极少数院校还有个别考生使用油画和水彩画应试外,整体上看水粉画已成为美术高考专业加试色彩科目的专用工具。水粉画的确具有简便实用的性能,在3小时左右的考试时间内更能发挥其短、平、快的技法特点。但是,因粉质颜料浅表外露,画强烈明快的色彩比较合适,而画含蓄微妙的色彩就比较困难。在丙烯色、透明水色和水溶性油画色等各种现代新型绘画材料广泛应用的艺术时代,考生的色彩学习方式却如此单调刻板,显然,只用单一的媒介去接触色彩,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认知局限,如若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者,也并非偶然。

  在素描考试中铅笔画唱独角戏的场面同样十分明显,目前使用炭铅笔、木炭条和炭精条等其他素描工具作画的考生并不多见。铅笔画排线细密的描绘手法与世俗化的审美习惯有许多相通之处,过于直白的表面效果容易在感观上消弱艺术形式感的体现,而这个所谓的“形式感”却正是艺术境界区别于现实世界的分水岭和界标点。在绘画工具材料使用上偏食造成的感知不足性营养不良,是这些年来考生艺术素养的隐形缺陷。

  仔细审视一下这些年来刊登在美术书刊上的考生色彩、素描和速写试卷,沿用了数10年的绘画表现形式与考生目前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思想、审美情致和个性心理品质等现实状况并没有多少关联,卷面所能反映出的主要是空泛的图形格式和公式化的技法套路。应考阶段倾向于急功近利的学习方式几乎遮蔽了艺术的审美价值,考生学到的应试能力与艺术表现能力之间相距太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