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46版:美育
3  4  
PDF 版
· 蜉蝣姿态 无印良品
· 法国画展参观记
· 贫困女孩想考美院 天时艺校爱心相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编者按:这是一篇颇为平实的看展小记。所不同的是,这次展览的时间是在30年前的1978年,当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伊始,有关部门对待美术展览也开始呈现出开放的态度。而作者是一位普通的基层美术工作者,亲历了30年前的那次展览。
法国画展参观记
■孙立杰(山东茌平杜郎口镇文化站)
■孙立杰(山东茌平杜郎口镇文化站)
  编者按:这是一篇颇为平实的看展小记。所不同的是,这次展览的时间是在30年前的1978年,当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伊始,有关部门对待美术展览也开始呈现出开放的态度。而作者是一位普通的基层美术工作者,亲历了30年前的那次展览。

  1978年4月,“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这个消息我是从我们县文化馆刘馆长那里听到的。那天,他把我们美术组3个人召集到他的办公室,说:“地区艺术馆打来了电话,要搞美术的去北京看画展,那你们3个就一块去吧,机会不容错过!”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美术工作者,这样的机会对我们来说少之又少,当听到刘馆长的话后,我们大喜过望,准备明日立即出发。

  第二天,我们先乘汽车到济南,再从济南转火车到了北京,住宿在前门附近。到达北京后的第二天上午,当我们乘13路电车赶往中国美术馆。还没下车,从车窗向外远远眺望,只见中国美术馆的大院内外人山人海,设在东南角的售票处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们又急又喜,但也没办法,只好下车排队。一直到中午,我们才终于买到了门票。这张门票至今我还好好保留着,门票是橘红色的,票价1角,背面有4行小字,写的是观看展览时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

  我们拿着门票来到侧面的铁栅栏门前,排队等候入内。面对这样热烈的场面,我有些触目惊心。记得1967年国庆节前夕,我第一次到中国美术馆观看展览,那也是我第一次到北京。因为中学时期特别喜爱画画,又在“文革”期间画过漫画的缘故,所以特别想到中国美术馆看一看。不幸的是,那时的中国美术馆大门紧闭,脚下水泥地上是用白石灰写的大字标语:“砸烂旧美协!”当我们排队进入中国美术馆的展厅后,有工作人员手持扩音喇叭,轻声重复着引导观众:“看法国画展的请上二楼。”原来一楼三个展厅正在展出“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二楼也是三个展厅,正厅和东西两个厅。进入正厅,见到墙上的大幅展品时,虽说因观众太多,秩序有些混乱,但还是让我们吃惊不小。当时的感觉真是进入了艺术的殿堂,激动的心情久久无法平息。迎门第一幅是56号展品《收割的报酬》。画中前景有几捆刚收割来的小麦,左侧是一位坐着的老年农夫,他目光呆滞,看上去非常疲惫。但从替庄园主发放钱的两个人认真、仔细的态度上看,报酬与付出是极不相符的。这大概是作者莱尔米特无言的控诉。右侧墙上挂的是3号展品罗萨·博纳尔的《尼维尔内的田间劳动》。前景是刚翻过的几行犁沟,潮湿的地气好像可以闻到,土块之间露出的草根历历可数,由六头牛拉着一副木犁。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对牛的描绘,无论是动态,还是皮毛,都极为逼真。尤其是眼睛,观众面对的简直就是鲜活的生命。左侧墙上也有一幅——《朗格多克葡萄园的一角》(28号)。作者是德巴·蓬桑。画中前景是一位高个子年轻农妇,手提满满一篮刚采摘的葡萄,另一只手握着弯刀。她身着灰蓝色长裙,上有几处补丁,脚穿尖头木鞋,体格健壮,神态庄重,作遐思状。她面前是装满葡萄的大木桶,随她来的孩子,正在抓取桶内的果实。描绘的场景是时近黄昏,远处庄园主派来的牛车,快到地边了。看过这几幅,总的感觉是法国现实主义绘画有着深厚的技法传统,使我们对作者们怀有深深的敬意,面对画中表现的现实,心情感到有些沉重。

  我们在展厅外稍事休息的时候,看到门右侧展出的由法国外长德居兰戈写的前言。他谈到了展品的征集过程、对几幅作品的赞颂,以及对画中表现的法国自然风光、民众生活的热烈感情。他还特别对借出展品的机构和人士表示感谢,也正是他们暂时的割爱,才促成了此次作品的来华展出。

  休息过后,我们又到东西两个展厅,逐幅仔细品读了所有展品,其间无论是人物还是风景,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为了加深这些印象,我拍摄了部分作品,又逐幅抄录了展品标签上的介绍。整个展览共展出85幅油画,其中不乏美术史上的名家名作。科罗、米勒、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莫奈、高更等,都有多幅作品展出。

  当天下午闭馆时,我们随观众离开美术馆的展厅。第二天,我们三更起身,再次来到中国美术馆购买门票,重新参观了一遍展出的作品。

  时隔30年,我还能回忆起很多作品的面貌、特点以及作者的名字。像科罗的《阵风》、米勒的《喂食》、德巴·蓬桑的《看管得很好的奶牛》、勒帕热的《垛草》、以及布拉斯卡萨的《角斗》、布雷尔的《阿图瓦的冬夜》和米歇尔的《秋日播种》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美育 00046 法国画展参观记 ■孙立杰(山东茌平杜郎口镇文化站) 2008-12-6 美术报000462008-12-0600018;48256DEA008181F54825750D002288A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