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报年年春色好 翰墨丹青宜相辉
——绍兴书画院建院25周年回眸
■王伟
春光谁与比
绍兴——这个美丽的江南水乡城市,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处处散发出醉人的文化气息。1982年的春天,这个优雅的宜居城市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0年是绍兴建城2500年,人们惊叹这个城市如此久长的历史时光中竟然没有移动过城市的建址,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一个神奇的城市,其他不说,就说书画艺术吧,古往今来,人们赞叹这是个出书画艺术大师的地方,自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等42位名士在兰亭雅集,留下了中国书法史上千古绝唱的《兰亭集序》,书画艺术之脉如鉴湖之水生生不息。笔墨当随时代,这是一个出一流大师的土壤,唐之贺知章、宋之陆游、元之王冕、明之徐渭、清之赵之谦、民国之徐生翁……我们可以罗列许许多多。最可贵的是当代活跃于中国书画界乃至于世界书画艺术舞台的精英们,他们的其中一部分人,稍不留意而流露出的一口纯真的绍兴话,当你惊讶于其中时,他们会自豪地说,我是绍兴人!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更吹热了绍兴老中青三代书画家的心,激发出为书画艺术再创辉煌的心意。当时来绍兴参观、学习、交流的全国各地书画家络绎不绝,绍兴迫切需要有一个承担起与外地书画家交流的专门的艺术机构,来起桥梁与纽带作用,绍兴书画家也深情地呼唤有一个足以代表绍兴书画家艺术整体水平的艺术机构。有着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传统的市委、市政府领导顺势应时,促成了绍兴书画院的成立,那是1984年4月19日,这个可以在绍兴书画艺术发展史上值得记上一笔的日子,这个使绍兴书画家们记忆犹新的日子——绍兴书画院成立了!绍兴书画史上从此有了第一个专门的书画创作、研究的学术机构,绍兴书画史上从此有了第一批专职画师,当时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欣然题写“绍兴书画院”。画家们立足本土,不断用手中的画笔讴歌绍兴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成就。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可以毫无愧言地认为绍兴书画院的成立对于推动和促进绍兴书画艺术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由此,我们感叹,春光谁与比?
花开正满枝
25年来,书画院不辜负领导和群众的期望,围绕“创作、研究、提高”这6个字,奋发有为,实施了“立足绍兴、做好内功、面向全国”的一系列有利于书画院发展的措施。书画院团结和聘请绍兴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书画家和全国著名书画家为名誉画师,以阔广的艺术眼光和战略思维来研究他们成功的经验,使画院的年轻画师学有榜样,为迅速提高专职画院的书画艺术创作水平,画院制定了冲刺目标: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重大展览上有绍兴书画院画师的身影乃至获奖,为绍兴书画界争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书画院25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聘请沙孟海、程十发等全国著名书画家为名誉顾问,聘请当代中国人物画大家方增先和绍兴市退下来的对书画事业作出贡献的老领导们为画院的名誉院长。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绍兴书画院的发展如虎添翼,驰骋艺林。全国著名画家叶浅予、刘大为、马西光、龙瑞、杜滋龄、曾宓、张桂铭、李世南、毛建波、张华胜、孙永、尉晓榕、何加林、张捷、唐勇力等受绍兴书画院的邀请,欣然前来画院给画师作学术文化讲座并进行学术交流。成功地承办了浙江省第三届中国画创作研讨会,使绍兴书画院在全省美术界取得了应有的学术地位。绍兴书画院频繁而又有较高水准的艺术活动,引起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有关领导的关注,中国美术家协会提议与绍兴书画院联合在绍兴创建全国第一个“创作中心”,这不仅为中国美协在全国如何推广发展书画“创作中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且有力地宣传了绍兴,扩大了绍兴在全国的知名度。
25年来,书画院以展览作为书画艺术交流的桥梁为纽带,书画院引进了“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赵瀛洲江南绍兴水乡油画作品展”、“湖北宜昌市书画展”,拓展了我市书画家的艺术审美眼光,引起了诸多的审美思考。与此同时,书画院不孤芳自赏,外出展示自身形象:应上海水墨画院的邀请,与之联展;应天津文联邀请,联办“天津·绍兴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应香港同乡会邀请,赴港举办绍兴籍中国画名家展;应日本书画同道的邀请,赴日举办中国书画作品展并进行笔会交流;去韩国首尔举办绍兴书画家作品展和邀请他们前来举办联展;参与承办’87中日兰亭书会、“北京绍兴文化周”、“上海绍兴文化周”并提供精湛的书画作品;与上海《文汇报》社、浙江电视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面向全国征稿的“兰亭雅集大奖赛”等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除了在书斋里看书学习、临摹传统外,书画院还经常组织画师外出参观全国美展和各省市的画展,参与省美协组织的“名家画丽水”采风活动,使每个画师牢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若你看过每年的画院年展作品,透过作品,你会感受到画师写生时的投入状态和敏锐的审美眼力。推出全市中青年书画家作品系列推介展,更成为画院的一个展览品牌。
以作品说话,成为书画院每一个画师心目中衡量工作和事业优劣的一把尺度:中国美协和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能获奖或入选成为检验画师们艺术创作水平高低的硬指标。可喜可贺的是,全国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美展和全国许多重大的美术展览,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第一、二、三届楹联展览都有绍兴书画院画师的名字。许多画师的作品入篇全国有影响的美术杂志《水墨现状》、《中国艺术家》等。楼国明的人物画多次在全国、全省美展中获奖,曾获国家人事部“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人物画在权威美术刊物《中国画家》、《美术报》及《美术名家精品集》发表;田一平的山水画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被中国文联评为’97“中国百杰画家”,山水画《初醒》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中国画在《艺术探索》画刊专题介绍,山水画作品参加南京“全国名家中国画作品巡回展”,值得一提的是第九届美展优秀奖作品《归航》选登中共中央主办的《求是》杂志2007年第二期封底作品,足见此画的影响力,这对一个画家而言是无尚的殊荣。以版画著称的黄安华的作品曾获当代鲁迅版画创作优秀奖;何来胜的书法作品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陈力农的人物画在《美术报》专题介绍;林晓明的油画在西湖博览会油画展上屡获好评;花鸟画家陈逸创作的《朝露》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07年全国第三届中国花鸟画作品展。
在公益性的艺术活动中,更可见书画院画师的身影,楼国明为香港同乡会创作巨幅人物画《八仙图》。田一平为浙江省人民大会堂绍兴厅创作大型山水画作,近期还绘就巨幅绍兴风光山水画,赠送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央台向全国宣传各地文化名城的媒介。陈力农为兰亭景区创作《曲水流觞图》。书画院还组织画师向“希望工程”捐赠书画作品、以“我为亚运添光彩”名义向亚运会捐赠书画作品,首举“太平洋海啸赈灾”书画义卖、支援四川灾区书画义卖、举办颂扬救火英雄展良才书画笔会,为社会公益事业竭尽爱心。
在全市的文艺精品创作工程中,书画院与美协共同组织全市优秀创作骨干实施了“书画绍兴”美术卷的创作,完成了绍兴市重大历史题材的精品创作。书画院还为丰富我市的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使高雅艺术走入寻常百姓家,多次承办书法节期间的书画千米长卷。每年的送书画下乡、下厂矿、下军营的慰问活动,更是形成制度。积极参与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组织的“三个代表”文艺宣传队,文艺走进新农村建设活动,书画院已成为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文化主力军。
成绩是过去的,但我们可以感觉到书画院是绍兴市建设文化强市的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画师们在艺术园地里勤奋耕耘,回报他们的是累累硕果,放眼望去,花开正满枝。
心潮逐浪高
有作为才有地位。现任绍兴书画院院长的田一平作为文艺界人士,被连续几届推选为市政协委员和市拔尖人才,可以说这是社会对其艺术成就的肯定。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同志,省委副书记梁平波,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敏尔来绍兴调研文化建设,专门选看绍兴书画家的工作室,以此来了解我市文化拔尖人才的工作、生活状态,田一平的书画工作室作为省委领导调研的首选和重点,省委领导深入到一个画家的工作室来调研,充分显示了省委领导对我市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的重视和肯定,这也给我市广大文化工作者莫大的鼓励。书画院工作环境相对宽松,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用于创作和研究,充分享受着社会主义国家对艺术家的待遇,画师们也在思考,如何怀着感恩社会、以不断进取的艺术成果来报效国家,回报社会,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添砖加瓦。画师们大都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正以手中的画笔讴歌火热的生活,讴歌我市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为我市文化建设再立新功。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关心下,在市文联的直接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一定会取得更加灿烂的业绩。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2011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