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当代知名女画家孟昭光
为孟子71代后裔。祖父孟继鼎,字震侯,祖籍山东章丘,世居天津,五四运动时期曾任《泰晤士报》汉文部经理,1920年9月15日与周恩来、马千里共创《新民意报》,并由周恩来总理书写三尺长之匾额悬于报社大门。
1920年9月20日孟君震侯与马千里、时子周、夏琴西、马骏等人因日本浪人事件,被捕入狱,与前来救援的周恩来、于方舟、郭隆真、张若茗等人同时关入大牢,兄弟们在狱中岁月结下了浓浓的革命情感,详情可参考《周恩来狱中日记》一书,及电视剧《新中国总理周恩来》第二集。
父亲孟广元亦在年少时参加抗日战争,屡建嘉功。后在台服务警界,破案无数,多才多艺,一表人才,可惜与祖父同样英年早逝,真是天妒英才。
或许是家学渊源,或许是基因遗传,昭光自幼便与众不同,洋溢着不同气质与才华,举凡书法、作文、演说、朗读、绘画等比赛,无不抱得奖牌为校争光。唱歌、舞蹈等表演及校外活动,使得功课差强人意,却是师长眼中的“校宝”宠儿。
艺术科系毕业后,成长使昭光深觉“十艺九不成”之道理,义无反顾地纵身绘画,游于水墨,本以为自此便与其他才艺绝缘,孰料艺术相通,自幼所习之十八般武艺随着成长历练,消化贯通于作品中,油画、水彩、素描的学院训练,使昭光不自觉将西方技法、理念融于水墨,打破了中国画传统色彩、光影、布局、空间感,将书法线条如音乐般舞动跳跃于具象与意象、写实与抽象之间,不但建立了昭光画作的独特风格,更赋予中国水墨画21世纪新生命。
昭光常说:“要感动别人以前,先得感动自己。每件作品都是自己的舞台,伴随画中每个角色尽情狂舞之后,到台下欣赏检讨……于是灵感乍现,又是另一番狂舞的开始……绘画已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像呼吸、像心跳……我已画中无岁月!”
无悔的创作,无数的展出,昭光作品与多少人心灵共振中,获得广大肯定,然而双子座的个性永远在变化中得到快乐,永远在战胜昨日的自己中获得进步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