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裔丹青传四海——孔子后人书画作品展亮相泰国曼谷
为庆祝中泰建交35周年、孔子诞辰2561年、泰国皇太后大学建校12周年,应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的邀请,以孔子裔孙孔维克为团长的海峡两岸孔裔孔依平(台湾)、孔奇、孔紫等一行4人于2010年10月5~12日访问泰国,并举办了以弘扬孔子文化为宗旨的书画近作展。
10月6日下午3时,4位孔子后人画家的作品展在位于曼谷市中心的泰国曼谷美术馆举办。
本次展览活动是由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诗琳通中国语言文化中心、泰中友好协会、泰国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泰国曼谷画院、泰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主办机构的负责人及泰国政界、侨界、文化界知名人士,泰国多家媒体记者3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泰中友协功·塔帕朗西主席简要回顾了35年来泰中文化交流活动的情况,尤其对本次画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泰中艺术交往中的一件盛事,将对促进泰中友谊及泰中文化艺术交流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皇太后大学校长特德博士、傅学璋前大使、汉办驻泰代表庞利女士、泰国留中协会张祥盛主席等均对本次画展进行了高度评价,他们就孔子思想的伟大价值、孔子学院在促进中泰文化交流的意义、本次画展体现的高超艺术水平等从各个角度进行了阐述;诗琳通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岑容林教授、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白玉国院长、曼谷画院曾春朝院长向记者就四位孔氏画家的身世、成就及艺术特点作了详细的介绍。
泰中友协主席功先生、皇太后大学校长特德博士、前中国驻泰大使傅学璋先生、中国国家汉办驻泰代表庞利女士、泰国留学中国大学校友总会主席张祥盛先生等贵宾致辞并为画展剪彩。
开幕式结束后,孔维克在现场作了《天下第一姓——孔子及其家族古今谈》的专题幻灯演示,4位画家作了书画笔会交流,受到了泰国各界民众、侨领及僧俗观众们的热烈欢迎。
画家们一行随后飞赴泰北美丽的边陲城市清莱,访问了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及诗琳通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孔维克为师生们作了中国画及写生创作的专题幻灯讲座。在清莱还先后访问了泰国著名画家塔万·打赤尼及差仑猜先生,与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座谈与交流。这二位画家的共同点是打造了集创作、展示、研究、旅游观光为一体,艺术个性十分鲜明的个人艺术博物馆,前者的建筑以黑色调为主,后者的建筑以白色调为主,所以当地人分别称其为“黑庙”和“白庙”。塔万·打赤尼的作品及建筑风格充满了后现代理念,用表现主义的手法展示了以生态、和谐及生命、动物为主题的系列作品,气象博大、风格朴拙;差仑猜的艺术挖掘泰国本土文化元素又融入了现代意识,画题以佛教为主,其作品细密装饰、手法考究工细。这两位画家在泰国均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威望。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佛教的教义和宗教形式深入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画家们分别拜访了泰国金佛寺主持赵昆通猜和普门报国寺主持仁得这两位泰人和华人的高僧。赵昆通猜大师不懂汉语,但却是近年来推广汉语的第一人,他从中国引进了世界第一所孔子大讲堂,并在金佛寺内创建了展示百年来华人与泰人一起艰苦创业、建设家园的“唐人街博物馆”;仁得大师祖籍是广东潮州人,能讲一口流利的潮语和普通话。他对中国很有感情,擅长书法,是华人的宗教精神领袖,画家们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书法艺术交流。
访问期间画家们还到了曼谷岱密中学孔子讲堂、泰国留学中国校友会、华美华语学校、泰国中文电视台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到金三角的泰国、老缅甸三国边境及泰国皇宫、泰国古城七十二府、曼谷唐人街老街、皇太后文化主题公园、龙虎野生动物苑等进行了考察访问,并进行了写生创作活动。
孔子及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7世纪起就开始向海外传播并产生了一定影响。近现代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经济的崛起,中国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已成为世人的强烈愿望。以和而不同、和谐共处、推己及人、重德尚礼的孔子思想及儒家文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目前中国在海外设立的孔子学院及孔子讲堂已达500多所。这次孔子后人的书画展览活动传播了中华文化、促进了与泰国僧俗民众及海外华人的友谊,画家们所到之处广受欢迎,同时也使他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广泛影响。新华社泰国分社编发了专稿,泰国《世界日报》、《亚洲日报》、《星暹日报》、《京华中原》、《新中原报》、《泰国文汇报》及泰国中央中文电视台等均做了长篇的专题报道。据悉,这次活动是孔子学院与孔子后裔联袂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第一站,以后还将有计划地在海外不断举办以“圣裔丹青传四海”为品牌的交流活动。
(于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