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能量传递》的思考
■木子
2010年我在杭州秋涛路工作室组织了两个展览,第一个是“李秀勤工作室开放展”。第二个是我给研究生设置的研究课题“锅炉——能量传递”,系雕塑装置展。
今天的《能量传递》展览与以上两个展览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是中国美院雕塑系第四工作室学术主持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国家公派到英国留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回国,为自己的学术理想确定两点:第一,以真实地面对、体验社会生存空间对自身的心理感受为基础,寻找艺术形态的表达与内心世界的密切联系。第二,在教学上能够实践一种以中国美学思想为基础,建立一个独立于西方雕塑形态研究的教学方式。我非常欣赏冯友兰先生针对当时中国大学现状的“我们必须做到知识上的独立,学术上的自主”的教育思想。
中国书法是一种具有体现中国文化特征的造型艺术,其笔意、结构、空间和线条无不贯穿着中国美学思想,如何使中国的书法元素在雕塑形态研究中发挥作用,是我多年的思考。4年前我为工作室设置了一个“以书法为媒介的雕塑形态研究课程”,邀请书法系的老师给我们上课,一丝不苟临摹古人的杰作,我们始于书写本身,体验书法中的空间、结构、线条,以雕塑专业的角度体验书法的魅力作为形态转换的基础,到今天我们深深地爱上了书法艺术,特别是书法中那凝聚着、区别于世界各国的中国文化精神和风采正期待着我们更深层次的探索。
我们需要站在世界艺术和文化的角度,审视书法这种具有中国文化指向的造型艺术的价值所在,以开放的胸怀,对书法的精神本质在当代艺术形态创作中的作用,在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对生存空间的感悟上架起一座桥梁。
今天,学术、文化难以从经济、金钱、权利中独立,文化和学术也难以用它自身的价值衡量,但是我们从书法的“书写性”中体验到了生命的真谛。中国书法的创造和实践宛如一条长河与中国人的血液和生活交融在一起。书法不仅具有中国文化象征的造型艺术,并且成为了一种“修心”和“修身”的生活方式,她融会天、地、神灵之气象,通过“书写性”与“心性”的内在联系,自古以来成为中国人练心、修身的媒介,以笔意、线条、空间,传达着“心”对世界的认知,同时也锤炼着“心”的灵气。
“人心”就是一个熔炉,无时无刻不在锤炼并释放着它的能量!特别在以金钱衡量价值标准的消费时代,信息传递的能量远远超出了原子弹爆炸的辐射力,它以最暴力的方式,超出了地域、国家、民族,在刹那间可以动摇人的信念,使人的精神王国倒塌,人的生命和学术价值随浮云而漂泊。但是当我们面对真实的人性自我,作为人的情感、人的心灵感受与自己灵魂深处对话时,才能感悟到生命的本质,只有深沉于静思的“书写性”的境界,才能体验到与人类家园的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
通过去年《锅炉——能量传递》的研究课题,我们知道锅炉的能量转换、传递的特性是锅炉的本质,锅炉本身就是一个容器,“火”和“水”是“转换”、“传递”的资源,如何使“水”转化为“热能”,又用什么方式传递出去,是锅炉结构生产系统的重要环节。同样,如何使书法的精神、笔意、空间、结构所塑造的境界,转化为今天当代艺术家艺术追求和表达语言,以此表达对今天生存状态的认知,这承载着思想的“心”就是资源转换的“锅炉”。
中国美术学院,是一个承载着80年薪火的大熔炉,锤炼了成千上万个艺术家,在世界各地传递着学院的力量。今天以“能量传递”为主题的展览参与者有王冬龄、高法根、李秀勤、韩天雍、徐庆华、余晨星、赵明、吕悦、郭连勋、丁万里、孟磊老师和雕塑系第四工作室全体研究生,我们每个人生命起点各异,是艺术的能量将我们凝聚在同一个熔炉,在这里锤炼了生命的价值,诞生了共同的学术理想。几年来我们在体会着书法的形态、精神与雕塑的“熔点”,用“心”锤炼着“转换”的能量,她释放着独立于西方文化的气息,独立于当下的文化市场。我认为这是一个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跨学科研究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领悟到书法形态的产生与生命形式的内在关系:空间、结构、线条、体积与文化内涵紧紧地交织在一起的精神维度。
今天我们的作品带着学院的温度,中国传统和当代文化艺术在我们身上释放的能量,与杭州西湖长埭村的秀竹茗香、山山水水、遥相呼应,与村民们的亲切质朴和孩子们作品中那天真烂漫、无恐无畏充满自然生命的艺术情怀互相对接,互相传递,将产生无限的能量,这种能量宛如一股从大地深处萌发的生命体,带着大地之气,推动我们的艺术追求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我深信以书法作为媒介的雕塑形态研究,可以发展成为研究雕塑形态学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可以与传统西方雕塑形态方法论并置,其特色在于她具有中国文化身份和中国文化的细胞的内核。这种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形态艺术,将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结构中发挥作用,并且可承担起在今天的中国文化艺术复兴的使命,以当代的艺术形态,向世界传播以书法经验为基础的人类共同审美体验和理想。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