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视点

重要的是表达人物情感

●中国画金奖作者 吴宪生 ●获奖作品:《盖新屋》
●名片: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第13届浙江省美展上,吴宪生的人物画《盖新屋》夺得金奖。面对记者,吴宪生坦言,《盖新屋》这件作品,起初并不是为美展专门准备的,是他前两年带学生去四川大凉山写生,在当地的布拖县和下面的乡村去采风写生,在这个背景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的,这张画也是他画过的大凉山彝民生活系列之一。“当地的人物形象非常有画意,那里朴素的生活给我影响很深,与我年轻时期插队的经历有共鸣。我画了一户农家在盖新房时的情景,把我以前的生活积累和在大凉山观察到的村民的生活状态组合在一起,创作了这件作品。画中我设计了3个人物,想把他们盖房子时遇到的困难和艰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体现出来,可以说,盖新房也是一个小家最现实的愿望和梦想。”

  吴宪生的人物画很写实,用笔细致,这种风格的形成源于2003年他随许江院长去土耳其考察,在画土耳其当地的人物时,发现传统的笔墨很难表达当地人物的厚重感和伊斯坦布尔绚丽的色彩。“我打算把对传统中国画的理解先放一边,思考怎么能把人物表现到位,因此在技法、色彩、材料工具的使用上做了一些改变,画了6张肖像,在随后的‘地之缘’展览中展出,也得到了一些肯定。通过这一创作过程,我发现人物的表现塑造有多种可能性,可以进行多样的尝试。”渐渐地,吴宪生就尝试吸收了油画、水彩、版画等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唐宋时期的绘画特点,慢慢摸索中找到一种带有自身特色的绘画风格。

  “人物画创作首先是认识的问题,现在的人物画更确切说是现代人物画,从造型、技法表现、整体的绘画风格上都与传统有关联,但又是另起炉灶的。”吴宪生称它为“后中国画时期的人物画”。上世纪初,以林风眠、徐悲鸿等为代表的一批留学归国教育家,引进了西方的现代美术教育体系,吸收西方的艺术来改造人物画,包括对作品的塑造、技法的表现等等研究。“传统人物画多是类型化的造型,现代人物画的造型特点是个性化的造型,例如方增先画的《粒粒皆辛苦》、《说红书》,塑造的人物形象都能在生活当中找到原型。这种改变得益于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诞生,通过这个新的评价体系,才能解释现代人物画的一些问题。”面对这种改变,吴宪生说,“如果一味用传统人物画的笔墨、线条等技法来画现代人物画,就会显得有些苍白。笔墨当随时代,我们可以借鉴各种艺术门类,只要最终能表达自己对人物的感受,能够在人物画中体现出时代面貌和时代精神。”

  作为浙派人物画第一代老师的学生,也是第二代的中坚力量,在浙派人物画的继承和创新上,吴宪生有着自己的认识,“人物画最根本的是以人为本,人物画的长处是造型和情感因素。除了人物的形象塑造,更重要是把人物的感情表达出来。这种表达相对山水花鸟更加直接。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情趣表达,这是人物画应该抓住的东西。顾恺之说以形写神,神是靠造型来表达的,需要深入地研究人物的内在结构特征,才能把握住人物的造型特点。另外还要师造化,到生活中去发掘创作题材。”在浙江省美展现场,他发现,一些基层美术工作者的作品很接地气,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相反,一些学院的老师、同学在创作中缺少对生活的观察体会,作品就会显得概念和形式。“这需要大家引起注意,也就是作品要能打动人。同时,画家也需要一些创新精神,这种精神跟当下所处的时代和所表现的对象是紧密联系的。人物画在当下涉及的表现内容,需要我们不断地从生活观察中去调整,用新的语言传达出新的感受,不断创新。”吴宪生颇有感触地谈到。

  对这次参展获奖,吴宪生说,“全国美展作为5年一次的检验全国美术创作的展览,有其积极意义。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还是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我们国家美术创作的整体面貌。作为一个艺术家,把全国美展作为检验自己的平台,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压力。我参加过三四届了,我送展的作品不会刻意去创作,但是平时的积累很重要,展览时送的作品,能让大家了解一下我最近几年的创作状态。”

  吴宪生谈到,他的人物画创作未来的方向还是写实,“中国的写实人物画有广阔的前景,我们的人物画创作如果拿到世界上去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近100年来,从事人物画创作的画家有很多,也给了我们一个好的基础,积累了好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发展,如何更广泛地吸收世界各地优秀的艺术,来充实发展我们的人物画,对此我持乐观的态度。”看到这次浙江省美展一大批年轻人起来了,吴宪生相信,只要大家潜心于人物画创作,今后会有一批好的人物画作品出现。


美术报 视点 00004 重要的是表达人物情感 2014-07-26 3558468 2 2014年07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