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苏增安先生,今年93岁,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走过近百年坎坷道路的他,在追求艺术真谛的大道上苦苦探索,专心绘事,主攻山水,终成自家面貌,作品清新明快、质朴典雅。
先生于1914年出生于山东省鄄城县旧城镇苏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酷爱绘画,中学时代逐渐显露出在美术方面的天赋。1941年,先生被著名的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录取。当时的国立艺专,汇聚了潘天寿、李可染、傅抱石、丰子恺、郑午昌等一大批国画大师。在这样优秀的群体里,先生如鱼行水,潜心攻读中外美术论著,刻苦研究临摹大量古代书画作品,虚心向大师们求教。几年的学习,先生的画艺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日臻成熟。
1947年先生离开母校,在山东泰安一中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新的生活气象让他异常兴奋,工作之余先后到黄山、三峡、峨嵋山、华山等名山大川写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作品质量也有了新的飞跃,立意、构图、技法逐渐显出自家风貌。正当先生处在旺盛的创作期、佳作迭出时,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了。十年浩劫夺去了他人生最灿烂辉煌的时光,精神肉体倍受创伤折磨。这位心胸豁达的老人,顽强地熬了过来。只是偶尔忆起文革时期被抄走的字画遭此劫难不胜痛惜。
改革开放之际,他感觉自己又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他又重新登上讲台,为党和人民默默工作着。尘封十年的心扉打开了,挥笔从容地营造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先生在山水画上,十分强调用笔,笔墨要求极高。以笔为骨,墨分五彩,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待形象、层次、气氛跃然纸上时,略施淡彩,境界全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出了自己的笔墨语言符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笔墨腴润而苍劲“无起止之迹”,真如杜甫诗云:“元气淋漓幛犹湿。”例如他画的《泰山新貌》、《黄山松云》、《松溪图》等,广为人们所称道。他的同学、山东艺术学院教授、著名山水画家刘鲁生称赞他的画“代表了那个时代”。他近年的作品用笔高度凝炼,质朴浑厚、变化有致,意态大度,极富风采神韵。各界人士争相收藏,影响深远。
我很幸运,有缘跟随先生习画十余载,得到先生悉心栽培。每每求教,先生总不厌其烦,耐心示范讲解画法画理,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指点迷津。我爱先生的画,更敬重先生的人品。他遍尝人生五味,却能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咀嚼出美的滋味,能以欢愉的心情观照人生的本来面目,这种自在心性,宛如一轮皓月,是何等空灵的境界。真正的画如其人。我常想,先生虽未能享盛名得大富贵,但他得享高寿,阅尽人间沧桑,一生都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又能妙笔生花,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为社会奉献上好的精神食粮,这何尝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与幸福呢!
几年前我读先生画时曾有感而发写过两首小诗,兹录于此敬谢先生多年谆谆教诲之恩。
读苏增安先生画有感二首
(一)
雷婆头峰传真经,师牛堂前论写生。
遍摹古迹探奇奥,惨淡经营练苦功。
跋山涉水历春夏,挥毫弄墨又秋冬。
胸中美景呈异彩,落笔自不与人同。
(二)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成满幅饱含情。
敢学清湘创新论,摈弃四王守旧风。
不觉鬓发如霜染,还似童年爱丹青。
淡泊宁静自高雅,健笔写心最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