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民间文化的土壤是日常生活,一旦离开了市井状态、世俗式样,它便会孱弱进惨白的真菌房,脱水成需保护的文化遗产。年画褪色了,空白的墙壁被更高档的画框填充,戏剧迟暮了,遍布城乡的戏台挪作他用。如今年画进入了高价的收藏品市场,戏剧需靠政府补贴度日。 年画戏剧如此,剪纸刺绣、皮影木偶、面塑编织、竹刻砖雕何尝不是这样?民间文化如此,正统雅艺何尝不是这样?毛笔一旦退出日常应用,书法家便煞有介事地粉墨登场了,且能成为一样养家糊口、光宗耀祖的职业。诗歌不再是文学的主流时,诗人们旗帜鲜明地纷纷亮出了自己的主张,以致读诗的人越来越少,写诗者的山头却越立越多。但凡找出一方古人的简牍便札,就比今人书法宗师的字迹更亲切更自然,但凡翻开一本旧诗集,就比今人的呻吟更贴切更得体。 消失的不仅仅是这些。古人司空见惯的常识,今人生疏如隔世,古人习以为常的风俗,今人外道如割裂,于是乎古书越来越难懂了,古文越来越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