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评论
3  4  
PDF 版
· 穆如馆纸篓拾得
· 关于感觉
· 南北居知见录
· 刘征的诗书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4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刘征的诗书画
  其诗

  1980年,《友声集》出版。这是臧克家、刘征、程光锐三人旧体诗作的合集。藏克家在序言中写道:“刘征同志对旧体诗词创作热情最高,或以抒情,或以纪事,佳兴勃勃,诗词繁富如雨后春花。”

  20年后,刘征的古体诗词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世人公认。2000年,5卷本“《刘征文集》首发式暨刘征从事教育、文学活动50年研讨会”召开,臧克家致函祝贺,他说:“当前,旧体诗风气旺盛,作者林立,但评论甲乙,刘征应居首位。……我曾认为他‘山向眼中秀,水在心底流’,山有山的个性,水有水的柔情,诗人的精神与大自然会合,不做作,首首出于灵魂深处。”

  早些年,旧体诗词写作属于“大人物”们的遣兴专利,不具有社会的普遍意义和文化的普遍价值。改革开放以后,旧的价值观念遭到瓦解,旧体诗词的审美特性被重新发现,写作旧体诗词就成了不同人的自觉行为。刘征旧体诗词创作的高峰正是在这个历史阶段,作品紧依唐调,多有老杜沉郁凄凉之感,也常见谪仙人的飘逸畅达之姿。开局宏大,格调高雅,一唱三叹,情思绵绵;刘征从5岁写诗,处女作便受到老师的夸奖,从此,一个一心向古的少年开始有意识地读诗写诗。

  时下写旧体诗,庸俗化倾向严重,图解流行的政治、社会观念,俚词俗语式的标语口号、歌功颂德,取代了旧体诗词的咏古抒怀,感悟人生,君子之交的相互唱和。又因为古体诗词的作者古典文学的欣赏水平较低,缺少必要的国学根基和诗词写作技巧,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当代诗词创作始终达不到应有的艺术水准。刘征的诗词写作,建立在自己雄厚的国学基础之上,笔力扛鼎,奇力清新,风骨苍润,颇得古人诗词作品的胎息。重要的是,刘征写作诗词,完全基于自己的生命体验,不管是写情状物、吟咏山水,还是慎思言志、折柳奉和,基本遵循着古体诗词的创作规律,谨慎用典,细心推敲,终于把自己的诗词创作推向了艺术的高峰。刘征说:“我想,今天创作旧体诗,应在内容上更注重时代色彩和现代生活的特点,即使生活小品诗也能写出新的味道,和古人不一样。当然,我不反对旧体诗的形式创新;但即使恪守古老的格律,也同样能用现代的土壤滋润她,使沉睡千年的诗词像古莲的种子一样,在丰盈的现代土壤开出更鲜艳的花来。”

  自1980年至今,刘征已出版《霁月集》、《楼外楼诗词》、《古韵新声》、《逍遥游》、《画虎居诗词》、《蓟轩诗词》、《风花怒影集》等8部诗词集,可谓我国当代诗坛一位多产的诗人。

  其书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道:“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在地之心。”读刘征书作,此种感觉油然而生。

  刘征乃当代著作等身的学者型作家,先后出版了数十部杂文集、新诗集、古体诗词集、教育论文集、古代寓言译注集,作品深厚,影响广大。

  近年,《刘征诗书画集》出版,引起文朋诗友的震惊。殊不知,一位作家竟然写得出如此真情至性的妙字,画得出如此冲淡厚朴的好画。曾限于小范围的书画达意,立刻受到世人的瞠目。刘征书法根基二王,又上溯魏晋南北朝,而后折回唐宋明清,深究《东坡诗稿》、《王觉斯诗稿》、《归庄诗稿》的笔墨精髓,使得腕下“高韵深情,坚质浩气”(刘熙载语),字迹充盈着浓浓的诗意。

  刘征戏称自己是“余事做书家”,但他毕竟是学贯中西,笔挟元气的书家,在他的眼睛里,线条是书法艺术的外在形式,惟有同诗文相合、相映,才能完成书法美学的建立。颜真卿的《祭侄稿》、《争座位》,杜牧的《张好好诗》,米芾的《苕溪诗》无一不是这一类作品。刘征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本质上是与文学相通的。如果有书而无文,再好的书法也不免黯然失色的。”他不否认中国有仅以写字著称的单一书法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智永和尚。但,更多的则是文学修养深厚的学人和文人。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书法史杰出的作品,也是文学史上的优美篇章,是一篇有哲学思考和智慧光芒的不朽之作。不无遗憾的是,当下的书法家可以在王羲之的留痕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却难以破晓王氏文学之笔的精妙和深邃。

  刘征常写“笺书”,其理由并不复杂,笺书多是诗文稿本,改动的文字,急、缓的行笔,可以窥知作者的思绪。因作者并非意在写字,字的正斜大小,可以联而裱之悬诸素壁,又可以裱为册页置之案头,是诗书合璧的一种美好形式。“笺书”需要作者深厚的笔墨功夫和敏捷的文思,仅知道临几页帖,抄几首诗的所谓书法家是不敢望其项背的。面对刘征的诗文翰墨,沈鹏说:“学养深,犀利而给人回味,他是一位学者化的作家。……我感到意外的倒还不仅是他的‘能画’,而是他并不像有些文人那样借涂抹几笔显示自己的‘多擅与能’……而老枝新花,枯木逢春,显然追求一种人格力量,一种真趣。”读刘征书法,的确有这种感受。刘征所藏郑道昭《云峰山石刻》拓本,他题有一首七言绝句:“江表清风河朔云,抑扬碑帖论纷纷。欲求刚健含娥娜,中岳何妨盟右军。”这首诗是刘征对《云峰山石刻》的称颂,也是自己的书法宣言,他明确地声明,书法之美,就在于刚健含娥娜(苏东坡语)。这一点被欧阳中石看到,为此说:“字上没有时尚书家的驰骋积习,没有刻意雕琢的旧馆绳墨,读来只觉字如其人,书如其诗。”

  “先生本色是诗人,觞咏余闲著砚痕。”此诗是吴丈蜀写给谢无量的,吟咏品味,恰是我仰慕刘征的心情。

  其画

  刘征擅画山水,从细秀的皴擦,坚劲的线条,适时的设色,以及画幅的整体构思,极易领略传统山水画的清逸、沉静、壮阔。收入《刘征诗书画》中《云山忆旧图》、《二将军柏图》,《山居读书图》等画作,无不是老笔纷披,情绪贯通,细节灵动。写山水,自然写活叠嶂飞瀑,兀立的独峰,雾气的幽深,沉墨或留白,毕现大自然的魂魄。

  刘征学画与学书同步,童子功点活了手中的毛笔,即使随意触抹宣纸,也可窥见凄迷的造境,含蓄的意趣,工拙的色块与线条。对于刘征的画,欧阳中石一

  语中的,他说:“……有的乍暖先春,明媚之至;有的老树正旺,新篁出笋,有的乔木参天,而初绿犹新,生意嫣然,……皆宋元娟秀,又蒙岭南泽润,观之令人神往。有的古木交柯,春机荣欣,从诗人句中得之,而入画中,观之令人心驰。神与古人相通,意与画家相契,此恐是‘写意’之真谛所在也,岂止是骋笔泼墨,摹略大概之谓也。还有茂林峻岭,高山流瀑,更见大匠之胸揽丘壑,意境遐思。尤其题跋错落,诗邪?景邪?天邪?人邪?我邪?他邪?融浑一体,不知其然而然也。”

  刘征画笔多流露宋人情趣,北宋山水的超迈雄浑,文人的放达、思虑,在刘征的画境中委婉流出,合着生命的节拍,放射出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艺术光芒,凸显出“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苏东坡语)的境界。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恽南田说:“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者不生情。”刘征深明此理,他把诗人的情愫,置于画幅之间,写人写物,写山写水,倾注画家本体的生命体验,大处气象万千,细处和风细雨,参悟自然玄理,颇有“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为高,涵茹到人所不能涵茹为大,屈折到人所不能屈折为深”(刘熙载语)的气概。

  刘征酷爱王维、沈周、董其昌、朱耷、石涛诸家。他的画笔蕴藏着传统山水的清逸格调,点线间存在一个广阔的世界。笔者甚爱的《山居读书图》,笔力遒劲,以中锋淡墨勾线,简练涂抹出远景的云雾山峰和近景的屋舍草木,又在左上角题有长跋,魏晋风骨的书法,与浓淡相间的构图相映成趣,文人画的郁郁芊芊、雅致、书卷气,从画家的笔端自然流淌。《天台望云图》与《山居读书图》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长跋,同样的怪树奇石,同样的远山近云,但,一个孤独的身影,顷刻之间激活了画幅。读之,深为一个人的心境坐立不安。他是踌躇满志的政客,还是遍寻清静的僧人?是游山玩水的骚客,还是远离风尘的高人?审美的想象在画幅间展开,审美的享受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

  文人画的深度、厚度,铸就了无以伦比的艺术力量,这该是中国画真正的价值。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