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美育
3  4  
PDF 版
· 无锡哪有“瘦西湖”?
· 当心平面构成 教学中的误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当心平面构成 教学中的误区
□广东河源市广播电视大学 刘月华
  平面构成作为现代设计的基础学科,是从1919年德国创建包豪斯设计学院时开始的,主要强调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构成主义思想。7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已经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视觉传递设计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平面构成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设计能力,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掌握设计方法,为从事专业设计工作奠定基础。然而,在当前的平面构成教学中,却普遍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足:

  1、教材内容单一,实践性和实用性不强。笔者从事了多年的平面构成教学,用过各种版本的教材,但大多数的平面构成的教材内容都是讲述平面构成的格式和骨格、形态、法则等,内容大同小异,表达的语言简短,所采用的图例也简单、老化,缺乏新意,所表述的内容和图例都缺乏实用性,未能理论联系实际,未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实践性不强,对学生难有吸引力,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产生误解,认为学习平面构成没有什么用处,忽视该课程的学习。

  2、教是照本宣科,学是依样画葫芦。在现实中,很多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因得不到继续教育的机会,信息又比较闭塞,知识更新比较慢,所采用的平面构成的教材内容又比较简单,图例老化,从而导致很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只能讲授基本的原理和概念,和实际应用设计联系不紧,学与用脱节,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共鸣。在这样的教学情形下,学生也只能学习平面构成的一些基本理念,而忽略对平面构成的创造性的理解,对相关设计应用专业则不会加以联系,只能一味的机械仿照教材中的图例,依样画葫芦,缺乏创新与变革,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强调作业的精美度,缺乏应用设计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都比较强调作业的精美度,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把颜色涂平,不能把颜色涂出格,注重细枝末节,而对作业的创新及有何应用设计则缺乏思考和理解,对与相关专业科如标志设计、广告设计的联系不甚理解,更无从考虑作业与之应用的设计了,变成纯为完成作业而应付作业了。

  为突破以上所存在的教学误区和不足,笔者认为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必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与相关专业科的联系,如标志设计、广告设计、书籍封面设计等,寓应用设计于平面构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和创造能力。

  要将应用设计贯穿在授课中,教师首先得自己对平面构成的基本理念理解透彻,并应涉及相关专业学科的研究与学习,收集优秀的应用设计作品作为范图,如标志设计作品、服装设计作品,海报设计作品等。在授课中,将与授课内容相联系的应用设计作品展示给学生看,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授课生动、形象、丰富,又能让这些优秀的应用设计作品理念能深入学生的心里,对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拓展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基本形这一课时,教师如果只按照教材的内容来讲述,就会使教学陷入表面化、形式化,失去学习基本形的设计初衷,学生反而以为学习基本形设计没有什么用,没意思。但是,如果教师将标志设计与之结合起来讲授,教学效果就会大不相同。如以圆形为基本形的创造中,教师可举例“太阳神”标志、“太阳广告”标志等圆形的标志设计,从而激发学生创造基本形的热情,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再如讲授渐变构成、重复构成时则可通过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封面设计、服饰等)加深学生对渐变构成和重复构成的应用设计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设计思维。同时强调学生设计作业中应用设计的体现,学生要想完成这样要求的作业,学生就必须要认真思考,就不能照搬教材。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的基础训练,必须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应用设计创造能力,为各专业设计构思提供方法和途径,培养具有良好的美学修养,掌握一定实用技能的综合型艺术设计人才。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当前平面构成教学中的误区和不足,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寓应用设计于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开拓思维,发挥创造力,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