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不订报刊的怪现象
而今,学书画之人不少,且曰:很喜欢。余估算这样的先生女士全国能以万计。但在无意中发现一种怪现象:很多所谓的书画爱好者不太愿意订阅书画专业报刊。如这部分人中有人以“业余爱好”为由作解释尚可理解之外,那么还有专业书画工作者或准书画家也不订阅就难以理解了。当今是信息时代,也是人才迭出的时代,试想,一个从艺人员脱离了信息不了解周围发生的一切,如何与他人的艺术水平作比较?如何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艺术动态?如何创作与时俱进的作品?后得知,其实在不少地方的一些协会组织都没有订阅这类报刊。此举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也许有人又会说报刊质量不行,故不订。如此,请问哪几种质量不行?总不会说是所有书画专业报刊都不行吧。也许还有人会说用电脑上网,不用看纸质图文。如此,且不论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许多不同点,光从他的意识来看余能肯定:连一年几百元报刊费都舍不得的人,绝不会大方地花上数千元买台电脑、每年再搭上上千元上网费。曾有名人说过:“不懂得从报刊中吸取知识的人是做不好工作干不成大事的。”此话用在书画工作者身上不是也很合适吗?但愿书画家不订阅专业报刊的怪现象越来越少。
入会条件
一艺友与我闲聊,说到入会一事吐出如下心事——
时下,要了解某某人的书画作品质量如何,不外乎有两种权威途径:一是展览,二是阅读书画类报刊。先说展览,每年有不少比赛型展览,有的还是书协或美协主办,每次展览,能上墙展出的达数百件,而被纳入观众眼球且能记忆的可能数量不多,大多是过眼云烟。估算一下,愿意观看这类展览的一般有以下几种人士:入展作者、开幕式领导、被邀捧场者、住在展厅附近的业余爱好者。人数一般是:全国性展览在两千左右,全省(市)性展览在一千左右,地区级展览在五百左右。即使有展览作品集,能够拿到的也是这些人。
再说阅读报刊,目前不少有影响的全国公开发行的书画报刊,每种报刊每年发行量在3万以上,多的可能要超过5万,如每份报刊拥有三名读者(以小家庭算),那么每期就有近十万的读者。而书画工作者如投稿,上稿的机会比上展览的要少。就拿《书法》杂志来说,一年12期(前几年只有6期),每期刊登书印作品在20幅左右,一年也不到300幅。
看了上述对比,可见报刊要比展览稿件难上,影响和效果,报刊也要大于展览,如说品味,展览是“快餐”,报刊是“圆桌”……但现在一般而言,作者作品入展书协、美协主办的展览,就可算作是同级协会入会条件之一,而类似较有影响又较难上稿的报刊,很多协会反而不把刊载的作品不作为作者入会条件之一,是不是有失公平?起码让人难以理解。
余听后觉得此话有理,但无能改变这一现状,唯一能做的只是安慰他:现在各级会员多如牛毛,但有实力的有几何?真正的书画艺术家不是看他有多少“头衔”,而是看他能否创作出精品。友人听后如释重负。
画贵?书法贵?
时下,一般人都认为画比书法贵。怎会形成这种观念,恐怕与拍卖市场不无关系,扫描一下任何拍卖行,一直以来书法拍不过画。还有就是从古至今对书画的称谓有关系,即有“名画”之称,而无“名书法”之说。其实名画有几层含义:一为此画影响甚广,很多人知道画名,但不一定知道其作者,如《八十七神仙图》;二为画家本来画名不大,但创作的少量画成了经典后而画、名同扬,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三为本来画名很大的画家创作的精品,如徐悲鸿的《奔马》、《九方皋》等。
之所以能成为名画,除了选题、意境之外,笔墨线条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笔墨线条的基础就是书法。试想,数千年来,哪一位画家不是一手好书法?哪一幅经典名画(指中国画)不是以书法入画的?也就是说,要学国画须首先要练好书法功底。可见,画之所以比书法贵,是因为真正的中国画既有书又有画的缘故。
此理,时下很多人却不懂,从而不学书法就画画,学三天就为了成“名”到处做广告,老百姓因不知画理也就出现盲目崇拜“名人”之作的不良风气。殊不知此类作品只能算作是民间手工艺品,与真正的中国画相去甚远。
翥达馆拾趣 ■杨鸿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