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拐杖”教学的陋习
长期以来,我们依赖“拐杖”的习俗太深了。中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教师,几十年来没有丢下过教科书这根拐杖,总是一贯地以三从四德的优良传统指导着工作事业中的上下关系。总是认为教科书是专家们编辑的,专家水平肯定要比我们这些基层一线的懂得多,有知识,有权威,没有不服从的理由啊。像过去填鸭式教学一样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无条件的遵守顺服,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做一个传教士,丝毫没有自我创新,几十年了都是这样。
断裂的“拐杖”
我现在手中存有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的多样本美术教科书和教参。对比下来,除了纸张高档了,印刷精美外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在内容上弱化了基本知识的量,强化了基本技能的操作性内容。到目前为止,尚还没有发现一本能够和国家教改政策和纲要要求完全吻合的教科书。很多内容都是定性的多,难以活化教学。
现在,美术教科书竟赫然出现“瘦西湖”跑到无锡了、凡高活到40了。弊端产生了,怎么办?我看既然专家送你一根断裂的拐杖,你就自己修补一下不可以吗?还非要咄咄逼人地让年迈的老人再冒着不耐烦的心情和昏沉的生命危险给你再造一根拐杖。我看太不近人情了吧,为什么老是依赖别人呢?
呼吁学者型、创新型的美术教师
新课程改革要有诠释新课程的课本,于是有些所谓的专家又开始忙乎起来。可如今不比往昔,专家的心也早已浮躁得没了定律。好在国家政策指导者可能也心知肚明当今美术教研方面专家队伍的状态,而高瞻远瞩地,非常睿智地在美术教科书的组建使用上实行三级教材。这就是说专家权威的东西不是唯一的拐杖了,我们基层一线的美术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新课标”和“国家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精神和大政纲要来挖掘地方资源,形成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校本教材,这是中国美术基础教育划时代的变革。
所以说,面对眼前这样一个“责任”性质的问题,我们基层一线的美术教师必须找好自己的位置,认清自身的价值。要做学者型、创新型的美术教师。努力地开发地方资源,编辑属于自己方域的校本教材,也就可以少难为老先生们了,免得常常打“秀才”仗。
因为我们有实践的教学经验,又有丰富的生活基础。只要我们肯用心总结积累,肯吃苦耐劳地去探索提炼,再富有足够的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相信我们有能力来编辑自己的教科书。然后请老先生们做理论上的指导和政策上的把关不是很好吗?既可以不依赖别人的拐杖,上下互通,又可从中学习和了解一些地域特色的丰富资源,何乐而不为呢?
自我完善教材
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飞跃性地提升,随之人们的生活、学习、个性、心智和世界观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流转。但是作为基础美术教育工作,几十年了,并没有多少改变,有些偏、老、穷、少地区还退化了很多。特别是指导性纲领的教科书,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也是拄着别人的拐杖走了十几年,教长了,教熟了,就发现了很多订来的教材大部分不能适合我们教学环境的氛围,无法连接。于是我就于1993年开始对教材进行自我改革,将不理想的内容去掉,把部分内容进行联姻,并补上乡土内容,形成一个“子母”教材,尽可能地适合当地的条件和环境。
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有效务实地实施“总规”和“新课标”,我们在原有的子母教材基础上,形成了规范的校本教科书。
欣赏部分,我们也是选择了家乡的典型建筑和雕塑,如哈尔滨的龙塔、防洪纪念塔、冰雕、索菲亚大教堂,伊春的石苑、木雕园等。美术作品同样用本省著名画家的作品,如于志学的冰雪画,卢禹舜的《神州八荒》、晁楣的版画,李怀信的木刻等,还可增加一些教师优秀作品的欣赏。这些建筑、雕塑和美术作品都具有一流的国际风范,既可一展家乡资源,又可达到“课标”和“总规”及“大纲”要求,取材方便,教师又了解和熟悉,不看教科书就能侃侃而谈,上起课来轻松自如,互动顺利而效果又好。